50年前的今天:西德與以色列建交
2015年5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1965年3月,波昂還是當年西德的首都。那些天,政界以及新聞界都在圍繞一個問題而相互爭執:德國是否會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
現年92歲的記者德伊施科隆(Inge Deutschkron)當時和其他數百名同行一道,聚集在執政黨基民盟的辦公樓前。德國政要正在樓內進行閉門磋商。德伊施科隆介紹說,基民盟辦公樓內的閉門會議進行了好幾天,"時不時地,門就開了,走出一個發言人,對記者說:'今天不會有結果的,大家明天再來吧!'這種情況持續了好些天。"
德伊施科隆1922年出生於德國,她的母親是猶太人。二戰期間,她和母親藏匿於柏林,躲過了集中營。二戰後,她成為了記者,分別在以色列以及德國工作過多年。1966年,她還獲得了以色列國籍。
如今,她已經92周歲,但對五十年前的這段記憶依然清晰。她至今無法理解,為什麼聯邦德國面對以色列的建交提議,花了那麼多時間思考。"這真的很奇怪。埃哈德總理(Ludwig Erhard)不知道該怎麼做,這真是太可笑了。"
總理的難題
以色列與聯邦德國在50年代就已經有了非正式接觸。而在1965年3月之前許久,以色列方面就開始嘗試將其升格為正式外交關係。不過,聯邦德國政府卻對此猶豫不決。德伊施科隆說:"阿拉伯國家當時威脅說,一旦與以色列建交,就斷絕和聯邦德國的關係。而聯邦德國與阿拉伯國家的商貿往來又實在是太重要。"
而且,聯邦德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其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經貿方面,它還與西德的形象、西德對阿拉伯國家的立場、東西德關係息息相關。埃哈德總理當時確實面臨著一個難題。
1965年2月底,東德國務委員會主席烏布裡希(Walter Ulbricht)應埃及總統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邀請到訪開羅。而在之前不久,西德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一事剛剛被公之於眾。當時,聯邦德國的官方外交政策是堅持由西德政府代表整個德國,不和與東德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建交。烏布裡希作為東德的國家元首到訪已經與西德建立外交關係的埃及,撼動了西德的既有外交政策。
而另一方面,西德總理埃哈德也在內政與外交上受到巨大壓力,被要求終止向以色列供應武器。作為對此的補償,西德將同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這一決定是1965年3月6日作出的。據記者德伊施科隆回憶,在這之前,埃哈德總理已經聽說美國(尤其是猶太人群體)對德國猶豫不決的態度很不滿,因此,埃哈德力排眾議,對他的內閣部長說:"先生們,我不需要你們再討論下去了。"
不明智的人選
首任聯邦德國駐以色列大使是職業外交家保羅(Rolf Pauls),而以色列的首任駐西德大使則是納坦(Asher Ben Natan)。保羅在納粹時期曾是德軍軍官,這一經歷在以色列引來了謾罵:"保羅滾回家去!"
記者德伊施科隆也認為,西德斯任命保羅出使以色列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保羅在二戰中還曾獲得過騎士勳章,他不適合被派駐以色列。"德伊施科隆當時在以色列最大的報刊之一《晚禱報》(Maariv)上撰文,猛烈抨擊保羅被任命為駐以色列大使。保羅的副官托羅克(Alexander Török),從前更是匈牙利的一名法西斯分子,1950年獲得了德國國籍,成為了德國外交官。德伊施科隆說,當時她聽說這一切後,幾近無語,難以想像僅僅在二戰結束20年後,德國在對待以色列時就這麼魯莽。
德伊施科隆在她的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以色列與聯邦德國建交的:"開始時,情況很尷尬。"
補走程序
以色列歷史學家迪內(Dan Diner)認為,德以兩國1965年建立外交關係,其實只是補走一下程序,真正的德以關係其實在1952年就已建立。當時,兩國簽署了《盧森堡條約》,聯邦德國將向"猶太人要求賠償聯合會"(Jewish Claims Conference)進行總額為35億馬克的賠償。迪內對德國之聲表示,這一舉動,對聯邦德國重返國際社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聯邦德國成立後,簽署的第一份雙邊條約--當時,聯邦德國還處於盟軍佔領之下,並不擁有完整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