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隱藏的寶貝」
2008年1月7日馬鈴薯在中國北方大多稱為「馬鈴薯」,南方又稱為「洋山芋」、「蕃薯」。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馬鈴薯自遠洋番邦,並非中國傳統農作物。史料記載,早在公元1650年馬鈴薯就已傳入中國,僅比歐洲人知道馬鈴薯晚幾年。不過,與歐洲人不同,馬鈴薯從來沒有進入中國人的主食食譜,大多數中國人一直把馬鈴薯作為一種蔬菜食用,而且往往是冬季和初春蔬菜淡季時用來點綴飯桌,青椒炒馬鈴薯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歐洲,馬鈴薯高踞於糧食地位。德國人人均每年吃70公斤,波蘭人甚至吃近130公斤。據說,當年德國統一前,普魯士國王腓德烈二世鼓勵全國種植馬鈴薯,一舉解決了全國的吃飯問題。更重要的是,馬鈴薯含有的高營養成份大大提升了普魯士軍人體質,推進了以普魯士為基礎的德國統一。直到今天,仍不斷有人向位於波茨坦無憂宮一側的腓德烈二世墓地敬獻花束和馬鈴薯。
中國馬鈴薯的產量居世界第一,2006年收獲七千萬噸,佔全球馬鈴薯產量的20%。由於馬鈴薯對土質和灌溉的要求不高,適於中國西南山區和北方土質貧瘠地區種植,而且馬鈴薯單位產量極高,是代替大米和麵粉的理想主食。
中國北方、尤其東北食用馬鈴薯的比例大大高於南方。但中國的傳統觀念不把馬鈴薯算作糧食,似乎馬鈴薯是在沒有大米白面的情況下的無奈選擇。另外,中國的馬鈴薯加工品種太少,容易造成吃厭的感覺。而在歐洲,無論進餐館、還是到超市,都有多種馬鈴薯成品或半成品供選擇,有絲狀、片狀或丸子,油炸、水煮、煎炒都可以。
在中國,許多人不知道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一些年輕女性對馬鈴薯中的碳水化合物畏懼三分,擔心吃馬鈴薯會改變體形。而馬鈴薯的碳水化合物並不高於傳統糧食,只要採用科學方法食用,少食用油炸的馬鈴薯製品,體內並不會積累脂肪。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中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近40公斤馬鈴薯。與中國的種植面積和產量相比,這樣的消費量比較低下。但是,世界糧農組織的張忠軍認為,「馬鈴薯年」的活動將帶動中國的馬鈴薯消費,中國人也正在改變口味,中國馬鈴薯消費量的增長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