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德國:總理的名字是個繞口令?
2018年5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我現在才發現,迄今德國的高層政治家是多麼照顧中國人的情緒。以聯邦德國歷史上的8位總理為例:艾德諾(Adenauer)、艾哈德(Erhard)、季辛吉(Kiesinger)、布蘭特(Brandt)、施密特(Schmidt)、柯爾(Kohl)、施羅德(Schröder)和梅克爾(Merkel)。
這些名字聽起來和中國人的名字很接近。可能有些中國人以為德國戰後經濟奇跡之父艾哈德姓艾,跟德國人目前最喜愛的中國人艾未未一個姓;而現任德國總理則姓"莫",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一樣。別看全球化已經那麼多年,遇到外國名字,很多人仍然是雲裡霧裡,德國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英國首相知道中國人怎麼稱呼她嗎?
對中國人來說,並非外國人的名字越簡單越好,而是越符合中國人的習慣越簡單,比如兩、三個字的名字。因為一個字的名字在中國不可能出現,所以中國人對英國首相梅有點兒不知所措。很多人私下親切地稱她為"梅姨",官媒則乾脆把她的名冠在姓前:特蕾莎-梅。
與"梅"一樣,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的姓氏Schmidt也是一個音節,為什麼中國人把它發展成了三個呢?這是因為輔音在中文裡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必須和元音連在一起。因此,德國新財長Scholz就變成了朔爾茨,社民黨女主席Nahles的中文名字是納勒斯。議長Schäuble到了中文變成四字名:朔伊布勒,同樣四個字的還有德國足球皇帝貝肯鮑爾。這也難不倒中國人,一來中國也有雙姓,因此四字名並非罕見;二來這兩個名字的發音難度有限。
中國人說話時給人懶得張嘴的感覺。像川普那樣為了較勁而大口形誇張的做法在中國人眼裡顯得沒有教養。"笑不露齒"仍然被很多中國人視為美德。不過,想秀秀氣氣地說出"安內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這個名字是不可能的,鬧不好會給人咬牙切齒的感覺。這個名字在德語裡像是喊口號,中文的特點是:不同尋常的四聲變化和口形的不自然變換。
一個可能引起外交風波的名字
中國的新聞與德國新聞有一個共同的慣例:當第一次提到一位外國政治家時,一般報他的完整姓名。可以想像,當這位梅克爾最有希望的接班人訪問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新聞聯播主持人將會多麼緊張。而越緊張就越容易說錯。負責接待德國總理的中方人士也是一樣。直呼其名還是盡可能迴避這個繞口令一樣的名字?
基民盟真的願意如此為難未來的超級大國和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嗎?當有一天中國人對德國的第一聯想不再是足球、汽車和啤酒,而是一個令人難以啟齒的名字,基民盟將作何感想呢?
這個在戰後德國執政時間最長的政黨仍然有修正的機會,比如另立梅克爾的接班人,比如現任衞生部長Jens Spahn(延斯-施潘)。施潘這個姓很中國化,很文雅,加上名字也只有四個字。
不過假如基民盟不照顧中國人的情緒,在本立法期內就讓安內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接班,或推舉她為總理候選人,那麼我已經開始做中國人的工作:"想想看,假如自民黨政治家、前司法部長扎比內-洛伊特霍伊澤-施納倫貝格爾(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當了德國總理,新聞聯播主持人豈不會更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