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連儂牆」2.0 香港遍地開花

2019年7月11日

雨傘革命期間誕生的香港「連儂牆」隨著6月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抗議活動的展開在香港各地設立起來。「連儂牆」成為香港一道新風景。而最近,這裡還發生了一起衝突。

https://p.dw.com/p/3LvJT
Hong Kong - Lennon Wall mit Notizen von Demonstranten
"列儂牆"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一個標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NN/L. Yaohui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革命期間,位於金鐘夏愨道的香港政府總部的一面外牆被抗議者貼滿便利貼,上面寫滿示威者對民主普選的訊息,類型包括語錄、歌詞、字句和圖形等。這面牆被稱作「連儂牆」,這面牆也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一個標誌。

今年6月以來,香港已經就反對修改《逃犯條例》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抗議活動。第二代列儂牆也隨之產生,而且同5年前相比,更是在全港多地都有設立。抗議者利用便利簽在"連儂牆"上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也有人「借地」求婚。

一半藝術 一半政治

一半是藝術,一半是政治,香港人為他們的「民主牆」取名「連儂牆」,正是源自於上世紀80年代捷克群眾在布拉格修道院大廣場上的一面普通牆面上涂寫約翰‧連儂(John Lennon, 中國稱約翰‧列儂,台灣稱約翰‧藍儂)風格的涂鴉以及甲殼蟲樂隊的歌詞。

香港作為英國前殖民地已經連續一個月之餘不斷爆發反對修改《逃犯條例》的抗議示威。抗議活動不但規模巨大,甚至有幾次還造成暴力衝突。香港人將反對修例成為「反送中」。他們認為,修改這項條例有可能會威脅到個人自由以及公民的人身安全。

北京支持的香港特首梁鄭月娥雖然宣佈修例實同「壽終正寢」,但是出於對香港自由可能被逐漸蠶食的擔憂,反對者要求港府正式撤回修例草案。

這一次的連儂牆基本遍佈全香港,從金融街區到大嶼山機場,到處都可見。

大埔區的大浦港鐵站行人隧道內也設立了一面連儂牆,上面貼滿了黃色、藍色、粉色和白色的貼紙。貼紙上寫滿標語口號。「香港加油!」「自由香港!」「沒有暴亂,只有暴政!」

19歲的Kelly是香港大學的在校生,學習的專業是政治學。她說,港大校內的牆可以提醒大家發生了什麼。她說:「我們希望港大以及附近的每個人都明白,上個月在香港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只是希望能夠提醒人們,這個政府不能殺死我們的精神,我們多數人珍視的價值。」

在不止一處連儂牆,抗議者將林鄭月娥以及親北京建制派議員的照片貼在地面上當作地毯舞的"民主舞毯",他們還邀請路人隨著音樂在"民主舞毯"上跺腳起舞。

還有一個抗議者把一雙拖鞋用繩子綁在列儂牆上,鼓勵路人用拖鞋投擲林鄭月娥的照片。

不過連儂牆上還有一些與抗議主題完全無關的內容。例如有一張粉色的便利貼上寫著:「Jess,跟我結婚吧。」

連儂牆前鬧衝突

但是這些便利貼粘成的連儂牆並不是被所有人接受。周三晚間,油塘站外的連儂牆處發生衝突。據香港媒體報導,當晚數名青年在整理牆上貼紙的時候,突然有幾名中年男子走上前、罵粗口,之後雙方爆發衝突,最終引來警方干預。(提示:影片中有暴力場面,謹慎觀看)

一名男子嘗試撕毀連儂牆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影片中,一名男子動手破壞連儂牆,遭到數名青年包圍,男子數度毆打青年嘗試突圍,但是青年把手背在背後,以「非暴力」的形式任其毆打,等待警方到場。

周四清早,大多數貼紙已經被撕掉,牆上只剩下很少量的貼紙。有一張賬面寫著:「香港人,永遠不要放棄。」

一些抗議者開始24小時守衛連儂牆。在一些地方,守護者用塑料紙覆蓋便利簽以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

還有一些積極分子在聊天群裡呼籲人們周五前往油塘站重建連儂牆。

周四香港為上月墜樓身亡的反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者梁凌傑舉行追思儀式。一些悼念者身著黑衣,手持鮮花前來追悼,現場還有人派送向日葵。

洪沙/樂然 (路透社)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