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德國民意關於黎以衝突的微妙傾斜
2006年8月4日在以色列剛開始對黎巴嫩發動襲擊的時候,德國總理梅克爾的表態代表了德國人的意見。當時,梅克爾說,以色列必須注意,不能造成黎巴嫩政局的不穩定。一周之後,德國民眾和總理的觀點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一項具有代表性的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德國民眾認為以色列發起的進攻是不恰當的,只有12%的被調查者表示支持。其餘的受訪者並沒有表態。但是,梅克爾一方面警告以色列注意使用恰當的手段,另一方面卻要求黎巴嫩真主黨首先釋放被綁架的以色列士兵,停止向以色列領土發射火箭,之後再讓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當時梅克爾心裡很清楚,黎巴嫩真主黨這一恐怖組織不會這麼做。她的表態,也就等於向以色列發動戰爭發放了「經營許可證」。
德國公眾一致認為,向以色列發動的火箭攻擊是不正確的。真主黨以及在幕後支持他們的伊朗要求將以色列從版圖上清除。這一觀點遭到德國的唾棄。偶爾,德國公眾還能夠聽到一些抱怨說,德國人只看到了黎巴嫩平民的苦難,卻無法瞭解以色列平民的處境。這種抱怨是沒有根據的。數年來,每一位遭到恐怖襲擊的以色列人都受到了德國媒體的關注,其重要程度超過了數千名死於非洲戰亂的犧牲者。而且,現在的主流新聞媒體都不偏不倚地報導交戰雙方的困境。
另一方面,德國對以色列提出的道德標準明顯高於黎巴嫩真主黨。這並不是不公,而是一種重視程度的標誌。當以色列1967年發動「六日戰爭」,為生存權利而戰的時候,全德人民普遍掀起了同情的浪潮。但是現在,德國人無法理解,以色列在面對恐怖襲擊時,為什麼要採取報復手段,造成對方數十倍的平民傷亡。
對國際政治感興趣的德國人一定知道,黎巴嫩正在努力擺脫來自敘利亞的影響。德國檢察長梅裡斯受聯合國委託,對黎巴嫩前總理哈裡裡遇刺案的調查結果足以作為明證。現在人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以色列破壞了黎巴嫩的民主進程,破壞了在以色列北部邊境實現和平的前景。
誰要是不願意將這場衝突區分得那麼細,也可以看出,以色列以恐怖分子的挑釁為契機,破壞了該地區的和平前景。
德國民眾反對以色列發動軍事行動的觀點逐漸體現在反對德國士兵參加中東多國部隊的問題上。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表示反對。如果國際社會派遣部隊的話,很難想像會有德國士兵參加。
因此,德國政府逐漸對以色列喪失了耐性也就不難理解。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時候,政府也要顧及國內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