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文學不是妥協"
2012年10月12日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引起熱烈而觀點不一的反響。莫言在中國官方文化體制內的地位,在文學界之外也引發了人們的爭論。《法蘭克福匯報》發表題為"寫作和沉默"的評論文章,分析了莫言和他的作品與中國特殊政治環境的關係:
"把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莫言的決定對於中國和那裡的當權者來說是件好事。與12年前第一個獲得這一文學界最高獎項的中國作家高行健不同,莫言並沒有流亡國外。正相反,莫言不僅生活在中國,而且他扮演了一個特殊的知識分子角色,他在他的小說裡對中國近代歷史進行了批判,但又始終沒有越出被允許的意識形態框架。就是說,莫言指出了共產黨政權的錯誤和濫用權力,卻沒有(對制度)提出質疑。……
"對中國官方來說,宣佈此次諾貝爾文學獎的時機再好不過了。本周日(10月14日)在西方最知名的政府批評人士之一廖亦武將獲頒德國書業和平獎。他為自己以反對派身份的寫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4年鐵窗生涯、家庭破裂、逃離家鄉流亡德國。現在,廖亦武原本極富象徵性的獲獎的意義被削弱了一部份,因為整個世界正在關注他的同行莫言。'莫言'是一個筆名,中文意思是'不說話'。是的,莫言在寫作,但他並沒有直接用文字指出中國的弊端。"
《法蘭克福匯報》文藝副刊的一篇評論則介紹了中國文化界對莫言獲獎的矛盾態度:有人將此看作值得驕傲的榮譽,也有人批評莫言對政權妥協的態度,認為這使他無法獨立地發出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聲音。文章寫道,莫言本人也承認自己作為官方作協的成員,接受了文學審查的界限,
"然而不能因此就認為他是一個'御用文人'。他更多地是創造了一種萬花筒式的寫作手法,其層次多變、滑稽、荒蠻和近乎有傷風化的表現形態讓任何審查層面會抓狂。莫言的文學不是帶有官員意識的不痛不癢的妥協,而是對一段重要歷史的極為有力的揭露,而這種揭露是以教條和觀點為目標的正統審查機器無法掃描到的。"
《新蘇黎世報》的評論文章指出,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將文學獎授予莫言的用意讓人難以捉摸,足以引起不同的解讀:
"或許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評委會並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決定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他們把花落中國的第一個文學獎授予了一位在中國國內知名度很高也頗受尊重的作家,同時他也是一位深受西方現代文學影響的作家。當高行健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中國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同時由於他流亡後長期生活在法國,也沒有被中國人認同為他們中間的一個。因此當時,與諾貝爾獎相連的政治考量在某種程度上並沒有奏效。但如今的情況不同了。"
編譯:葉宣
責編:洪沙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