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獎,我們向村上春樹致敬"
2012年10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11日,當瑞典文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佈中國作協副主席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後,媒體和網路一片沸騰,讚美和抗議聲並存。並引發其後的包括"文學與政治關係"、"村上春樹與莫言誰更有資獲獎"等的爭論。
目前中國當局將以前封閉的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重新開放,德國之聲在11日晚間查閱莫言獲文學節消息後的留言,大量中文祝福留言中也夾雜著"釋放劉曉波和劉霞""莫言等於shut up "等抗議內容;中國知名評論人莫之許表示:"或許我們無從從文學上否定頒獎決定,但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告訴全世界這個獲獎者是怎樣的。因此我並不建議針對諾獎委員會發出抗議,而是應該平和而堅定地向全世界說出我們的態度。"
也有部分網友質疑諾委評審進行"政治平衡",以改變2010年中國政府在劉曉波獲獎後,對挪威政府外交上強硬表態及在經濟上的"懲戒"局面;事實情況是,和平獎由挪威議會任命的五名諾貝爾獎委員會成員選出得主並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頒獎典禮。文學獎則是由瑞典學院頒發的年度獎項,頒獎地點是斯德哥爾摩。
莫言在獲獎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是一個可以自由發言的時代";中國文化學者張頤武認為 "這次獲獎可以視作是諾貝爾委員會對中國崛起的肯定。"作家趙楚在新浪微博對莫言"自由發言說"做出批評"這是一句地地道道貌岸然的謊話,面對他前任的獲獎者或被驅離祖國,或在獄中的命運,面對微博上每天這麼多刪帖和注銷賬戶,一個諾貝爾桂冠作家,要多無恥、多昧良心才能說出這句話。"最新的消息為莫言接受路透社採訪呼籲劉曉波的自由。
早前部分媒體認為村上春樹今年有望獲獎,此番落敗的他則受到了公眾的擁躉和致敬,其獨立姿態和言論被網友拿出與莫言近年所行進行對比。2009年2月,村上春樹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現場發表演講,對當時以色列軍隊攻擊加薩地區的行為稱"在一面高大、堅固的牆和一隻撞向牆的雞蛋之間,我將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 2012年9月28日村上春樹就中日"釣魚島爭端",在《朝日新聞》上發表個人意見"拒飲狂熱的民族主義劣質酒。"
評委馬悅然:對中國人的意外很意外
馬悅然是瑞典知名漢學家及諾貝爾文學獎的終身評審委員,他曾稱讚莫言的小說"很有想像力和幽默感"。在莫言獲獎後,中國媒體《成都商報》透過通過郵件採訪馬悅然,他透過曾為台灣媒體人的妻子陳文芬表示:"對中國人的意外很意外"
陳文芬回顧與莫言相識在上世紀90年代,她曾作以媒體人身份對莫言進行採訪,在她眼中莫言是一個在努力拓展中國環境下言論空間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好多都不能發,1996年時我當記者訪問他,他是很有危險的,他是經過很多危險,嘗試創作的方向,他在拓展寫作自由方面比誰都努力,比誰都有成就。"
陳文芬也向德國之聲表示很多媒體和書評家也沒有弄清楚,本次評獎不僅是針對莫言的一本書,而是他過去所有的作品。她也介紹莫言的作品有各種譯本,他的《生死疲勞》是由瑞典漢學家陳漢娜翻譯而在瑞曲獲得廣泛認可,她表示譯本也是評獎標準之一:"非常意外,有很多人根本沒有讀過莫言的書就批評他,他們不肯讀就僵持在那些事情上,我就覺得好無聊。"
"莫言作品有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傾向"
旅居瑞典的作家傅正明在十年前曾就莫言《檀香刑》和卡夫卡的《在流刑營》,寫下評論文章《檀香刑與紋身刑》,對莫言作品中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傾向,及對暴力的渲染提出批評:"兩個小說都寫到酷刑,我對他們進行了比較,我對莫言持完全否定的態度,我認為這次頒獎是對中國文學的一次嚴重傷害。"他也批評了莫言的 "自由發言說":"這是對中國作家寫作狀況的無知。"
傅正明也就當前由莫言獲獎引發的"文學與政治關係"之爭時,他表示瑞典語中的"文學"這個詞本身也包括哲學、宗教著作等,政治哲學也屬於瑞典文學概念,在瑞典文的概念中就包含政治含義:"狹義的文學概唸作家只用作品說話,不需要把政治觀點介入其中,但在專制國家,政治無所不在,到處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作為真正偉大的作家,有人文關懷的作家,政治和文學的分離是不可能的。"
傅正明表示無論是從莫言的作品,還是作為一名作家的社會擔當上來看,莫言都並不算是一個負責任的作家:"他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而且是渲染暴力的作家,我在他的《檀香刑》中指出了嚴重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傾向。"
作者:吳雨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