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王室-民主的障礙
2013年2月2日(德國之聲)2013年1月23日,泰國記者、社會活動家宋育(Somyot Pruksakasemsuk) 被判處總共11年監禁。法官認定他2009年在《他信之聲》("Voice of Thaksin")發表的兩篇文章觸犯了所謂的"欺君法"。
按照該法規,在泰國發表任何針對泰國國王、其家庭或王室的批評性言論都會獲罪。人權組織多年來對這條法規非常痛恨,因為從1908年生效以來,所謂"欺君法"一直被用來打擊政治反對派。就宋育被判刑的事件,人權觀察亞洲部負責人布拉德‧阿達姆斯(Brad Adams)表示,"法院越來越成為王室的最高庇護者,言論自由則淪為犧牲品。"
隱蔽的權力因素
其實,"欺君法"只是泰國一個更深層問題的明顯表現,那就是,泰國王室的權力已經到了不受任何約束的地步。
官方而言,泰國從1932年以來就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也就是說,國王的權力受到憲法制約。但是,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曼谷分部的約斯特‧帕夏利(Jost Pachaly)則指出,對國王權利的制約非常不透明,他說:"王室在幕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卻很難判斷究竟是什麼樣的角色。因為對此沒有報導,誰都無法清楚地知道。"
這一難以捉摸的權力機構是泰國不斷發生領導權爭鬥的一個重要原因。政治學家、亞洲問題專家馬可‧賓特(Marco Bünte)形容說,泰國的歷史就是一個發動軍事政變、頒布憲法、陷入危機、發動新的軍事政變的惡性循環。而王室對此負有重要責任。
王室奪權
正如美國作家韓德利(Paul Handley)在泰國國王普密蓬的傳記《國王從不微笑》中所描述的那樣,當普密蓬‧阿杜德1946年登基時,王室正搖搖欲墜。這之後的年間,普密蓬和王室其他成員的地位得到加強。韓德利說,普密蓬重新獲得權力,王室重新贏得威望並非偶然,這是一位頑強的王子艱苦卓絕,有時也肆無忌憚的鬥爭的結果。"
泰王的權力首先建立在威望和王室團結的基礎上。依靠的大量金錢和大規模的宣傳,泰王被打造成一位神明般的佛教君王的形象,迄今被許多泰國人敬仰。韓德利說,其中的藝術在於不掌握政治權力卻能施展權力。此外,前政府和前軍隊成員加盟的秘密王位委員會也和各種權力機構有著聯繫。該委員會的決定是保密的,不受任何民主程序的制約。最終,泰國發展成為一個"國家、宗教和國王"至上的信仰佛教的神權政治社會。
泰國國王的權力大多建立在其個人魅力和聲望之上,此外,他擁有的財富也不可小覷。這些財富並不直接屬於他,因為這會影響他佛主般的形象。這些錢名義上由國王資產管理局管理。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機構,既不屬於王室管理機構,也不屬於國家,也並非一個私人企業。它不僅負責王室的財產,也在泰國最大的企業中擁有份額,還無需繳稅。雖然其具體資產數額很難計算,但富比世雜誌估計,泰國王室每年的支出超過3.7億歐元。
民主止步不前
王室的政治和經濟實力之所以成問題,是因為按照"欺君法",任何人不能對王室進行報導。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的約斯特‧帕夏利表示,這樣一來,泰國政經界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就可以在暗中統治。比如說,泰國的所謂紅衫軍和黃衫軍之間多年來你爭我奪,爭奪權力和影響力。紅衫軍是"反獨裁民主統一戰線"這一政治力量的支持者,其權力的建立首先靠貧窮的農村人口的支持。而黃衫軍則屬於人民民主聯盟,宣稱效忠王室,主要來自城市中產階級、軍隊和管理機構。
2010年,紅衫軍和紅衫軍之間爆發迄今最大規模的衝突,僅在當年5月就有85人死亡,近1500人受傷。衝突過後,泰國雖然開始了民族和解進程,但卻沒有成效。帕夏利說,大家都在談論和解進程,但卻沒有取得進展,因為兩派都在等待觀望。"觀察家認為,國王普密蓬死後,泰國將會出現權力真空。不排除各種政治力量爭奪權力,並且引發內戰的可能性。
由此所見,泰國王室不僅在國王有生之年是民主的一大障礙,在國王去世後,它也將成為影響該國穩定的一個真正的危險。
作者:Rodion Ebbighausen 編譯:樂然
責編: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