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與中國:在發展政策上互別苗頭

2023年10月26日

歐盟希望通過「全球門戶」項目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競爭。歐盟與合作夥伴在布魯塞爾召開的峰會將推動這一項目的實施。「全球門戶」會是比「一帶一路」更好的選擇嗎?

https://p.dw.com/p/4Y38E
EU Global Gateway Forum 2023
圖片來源: Johanna Geron/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兩年前,歐盟以「全球門戶」倡議推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將投資引向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如今,布魯塞爾將舉行第一次峰會。這不僅是一場總結大會,也是一次鼓舞人心的研討會,旨在加強合作,討論新項目的構想。

歐盟在2021年公佈了 「全球門戶」倡議與中國相抗衡。十年來,中國已經通過「一帶一路」在向全球分配了約9000億歐元的投資和基礎設施項目。相較之下,歐盟希望在2027年前啟動3000億歐元投資,參與的國家數量也較少。歐盟只招募了不到60個夥伴國,中國則與151個國家有合作。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推廣其合作模式時表示:「『全球門戶』是給各國提供一個選擇,一個更好的選擇。」 她指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者往往需要向其申請高額貸款,並由中國公司承包項目。

馮德萊恩在談到中國模式時強調:「對於許多國家而言,投資機會不僅有限,而且伴隨著許多附帶條件和高昂代價。」 她表示,歐盟與夥伴國在平等的基礎上以公平的條件展開合作。「朋友們,當你們更強大時,我們的抵抗能力也會更強大。所有人都從中受益。因此我們決定與你們更緊密合作。」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全球門戶』是給各國提供一個選擇,一個更好的選擇。」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全球門戶』是給各國提供一個選擇,一個更好的選擇。」圖片來源: Johanna Geron/REUTERS

推動綠色轉型

歐盟的經濟和投資計劃並不像中國那樣重視交通和基礎設施。來自北京的出資方擴建了交通路線、鐵路線、港口和公路,這也是為了能更快地從中國裝運貨櫃货物。根據歐盟的聲明,歐盟主要希望通過「全球門戶」在能源、醫療和教育等領域推動環保、永續和綠色項目。

第一個大型項目是2022年在加納、盧安達、塞內加爾和南非建立疫苗生產基地。目前,全球共有90個大型「全球門戶」企業,價值約為660億歐元。儘管此次親臨峰會的政府首腦人數不多,但布魯塞爾舉行的峰會期間,與會各方還簽署了其他協議。

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簽署了利用歐盟資金發展該國可再生能源的協議。越南副總理陳紅河承諾進行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通過簽署更多協議,歐盟希望確保在非洲獲得礦產和稀土。

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在峰會期間簽署了可再生能源協議
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在峰會期間簽署了可再生能源協議圖片來源: JOHANNA GERON/REUTERS

私營企業參與其中

歐盟委員會和歐洲投資銀行(EIB)負責審核夥伴國的項目申請,並在融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大部分必要投資來自歐洲私營公司。不同於一帶一路,私營公司將更多地參與在歐盟「全球門戶」中。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希望「動員領先企業的力量」,其秘訣在於「公私合作」。

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的德國機械工程公司基本上對「歐洲門戶」表示歡迎並希望參與其中。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外貿部主任阿克曼(Ulrich Ackermann)呼籲進口落實這些項目。「在此過程中,歐盟應遵循其原則:以透明、永續發展為導向的項目招標、預先計算投資利潤以及防止腐敗的措施。最重要的是,應採用國際公認的技術標準。這將抵消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理應受到批評的弱點。」

歐盟倡議中的中國影響力?

香港《南華早報》曾在一篇關於「全球門戶」的文中提到,中國可能通過參股歐洲公司,間接影響決策。自9月以來,「全球門戶」中的一些大型企業一直在為歐盟提供建議,其中包括西門子、沃爾沃、阿爾斯通和馬士基,這些企業本身在中國也有商業利益。而中國持有葡萄牙公用事業公司EDP或安特衛普港的大量股份,這兩家公司也是咨詢委員會成員。

參與全球門戶項目的歐委會官員指出,歐盟的倡議並不具有排他性。其目的是擺脫與中國的生意風險而不是脫離中國。每個夥伴國都可以自由地同時參與「全球門戶」和「一帶一路」,如同塞爾維亞或孟加拉國等許多國家。

中國外長王毅上周在北京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會上表示,中方的「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平台,歡迎各方隨時加入。「比如可以同歐盟提出的『全球門戶』計劃對接,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共同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建設基礎設施。」

王毅還表示,「有人說彼此可以競爭,我們願從正面角度看待這一說法。但競爭不應是相互抵消,而應是相互促進」。

歐洲債務與發展委員會(Eurodad)負責人薩爾達納(Jean Saldanha)則批評歐洲的資助模式不太重視人權或善治等標準。「基本上,這可以歸結為歐洲試圖與中國競爭。」 薩爾達納在經濟峰會期間對德國之聲表示:「我們只能在幾年後才能看到這是否奏效。目前,兩者(的標準)並無太大區別。」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