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先生,拆除這道牆吧!
2007年6月12日雷根時代的美國國務卿舒爾茨步履蹣跚地穿過西柏林的一座前美國軍營。軍營裡停放著一架運輸機。1948至1949年之間,美國就是用這架飛機為被蘇聯封鎖的西柏林運送食品。兩德統一後,美國士兵撤離西柏林。1993年,人們將這座前軍營改建成聯軍博物館。那些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展覽品使舒爾茨回想起當年雷根發表他那造成一時轟動的演講時的國際政治氣候:
「那是一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期。在此之前,美國和蘇聯在雷克雅未克舉行了會晤。當時並沒有覺得這次會晤有什麼特殊之處。可現在回過頭來看,那是戰後最具建設性,最重要的高峰會議。」
雖然這位86歲的前國務卿行動遲緩,但他的思維仍非常敏捷。雙方在雷克雅未克會晤上雖然沒有簽署最終協議,但已經達成消除歐洲的中程核導彈,並將洲際導彈的數量減半的意向。舒爾茨回憶道,「蘇聯人第一次正式同意將人權問題列入會晤的議事日程。」
在雷克雅未克與戈爾巴喬夫會晤後半年,雷根在柏林的布蘭登堡大門前向這位克里姆林宮的主人發出呼籲:「戈爾巴喬夫先生,拆除這道牆吧!」
舒爾茨前國務卿回憶說:「戈爾巴喬夫先生,拆除這道牆吧,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挑釁性語言。當時形勢正在發生變化。因此許多人說,為什麼要在傷口上撒鹽?因為我非常瞭解雷根,所以我說,不要激動,雷根就是這樣。」
但雷根的話對戈爾巴喬夫不是一種侮辱嗎?舒爾茨認為,戈爾巴喬夫當時已經對雷根有了足夠的瞭解,因此不會感到驚訝。舒爾茨稱,雷根的政策、當然同時也是他自己的政策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在西方認為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體制難以改變之後,開始對它採取緩和政策。雷根上台後又回到了戰後的軍事遏制政策。舒爾茨解釋其中的原因時說:「如果我們能夠足夠長的時間對蘇聯採取遏制政策的話,就會促使他們內省。如果他們果真內省的話,他們就會對自己看到的東西不滿意。」
舒爾茨認為,如果人們對東歐改變社會制度已經不抱希望的話,就會避免使用挑釁性言辭。而雷根並沒有放棄希望,所以他在布蘭登堡大門前發表了那番言辭激烈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