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蘋果供應商上演中國大逃離

文木(摘編)
2018年11月10日

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未見緩解。媒體注意到,為了免受波及,許多蘋果公司供應商紛紛將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國家。中國駐德大使館嚴厲譴責德國聯邦議院討論新疆人權問題的聲明也引起了德語媒體的關注。

https://p.dw.com/p/381Aa
China Apple Store in Shanghai
蘋果未來或許是"美國設計,東南亞製造"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也給蘋果公司經久不衰的成功戰略"美國設計,中國製造"帶來影響。德國《商報》指出,因為擔心貿易摩擦升級,不斷有蘋果供應商撤出中國,轉移到附近的東南亞國家進行生產。最近的例子是蘋果合作夥伴和碩,這家公司是繼富士康之後最大的iPhone製造商,中國大陸是這家台灣企業多年的主要生產地:"就在兩年多之前--川普当選之前幾個月,這家供應商還表示要擴大在中國的廠房。現在這家企業認為必須得轉變策略,目標是東協成員國家。"

作者指出:"在中國工廠擁有成千上萬員工的和碩是一系列從中國一步步撤出中國的蘋果供應商之一。他們希望在東南亞建立工廠,保護自己免受貿易衝突的影響。"

雖然iPhone以及一些蘋果產品被豁免美國關稅,不過這些供應商擔心,中美雙方一旦矛盾激化,相關政策會被取消。

習近平和川普将會在本月G20峰會期間就貿易爭端的發展進行討論。川普表示,如果雙方達不成共識,將再次會對中國的進口貨物加徵關稅。

題目為"蘋果供應商逃離中國"(Apple-Zulieferer fliehen aus China)的文章接著歷數了一些從中國撤走的蘋果供應商,組裝Airpods的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Goertek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越南,給蘋果提供充電產品的正崴精密(Cheng Uei)也開啟緊急計劃,在泰國、越南和菲律賓開設新廠。

今年夏天,蘋果零件供應商Delta Electronics就宣佈以超過2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泰國公司。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海英俊表示,不會放棄中國的生產基地:"但我們的策略會給公司提供更多選擇,來應對不確定性。"

關稅大戰:川普选民傷不起

文章指出,不只蘋果供應商將生產基地轉到東南亞,其他的大型電子生產商也把生產轉移到中國的鄰國:"最近在蘇州和深圳的中國工廠為美國市場生產汽車電子產品的松下集團, 現在計劃將生產轉移到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

"根據美國中國商會10月底發布的研究報告,有一半的受訪在華美企計劃將產能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這些想撤出或至少計劃部分撤出中國市場的企業中,約75%都把廠址鎖定東南亞國家。而歐洲中國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歐洲公司中,有17%的受訪者表示,由於貿易糾紛計劃推遲投資。因為懲罰性關稅或提高成本,11%的人正在考慮重新安置生產。"

文章也指出,貿易戰並非是企業撤離中國的唯一原因,還有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市場研究公司易觀國際(Canalys)分析師賈莫(音譯Jia Mo)指出,外企紛紛撤出,雖然短期以來中國會感到痛楚,但長期來看,這些工廠的消失並非是件壞事:"中國希望成為一個技術創新中心,更加注重高科技。"

中德人權對話可能泡湯?

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關注到中國駐柏林大使館發出的聲明。文章寫道,本周四,聯邦議院就新疆人權問題進行了討論,中方很快對此發出憤怒的回應。根據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發表的聲明:" 德國聯邦議院不顧中方強烈反對討論並指責了所謂中國新疆的"人權問題",中方對此強烈不滿,並就此向聯邦議院及政府提出嚴正交涉。"聲明還說,德國議院的這種做法"是對中國內政和主權的粗暴干涉。"

德國記者新疆實地採訪

題目為"聯邦議院辯論激怒中國駐德大使館"(Chinas Botschaft empört über Bundestagsdebatte)的文章寫道:"中國駐德使館的這份聲明措辭非同尋常的嚴厲。按照計劃,12月初,新一輪德中人權對話即將展開。現在這份聲明或許意味著,北京可能再次取消這次活動。"

基民盟/基社盟的議會黨團人權政策發言人布蘭特(Michael Brand)對中國的激烈反應表示不滿,他說,北京不僅要爭奪經濟上的主導地位,而且還試圖干涉西方自由體制,但這種做法無助於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聲譽。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