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歐洲必須盡快擺脫對華依賴

2022年7月11日

隨時可能發生的"斷氣",是俄烏戰爭帶給德國和歐洲最慘痛的教訓。而相較於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德國和歐洲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要高得多,因此如何同中國打交道,將是西方今後面臨的最大挑戰。

https://p.dw.com/p/4DyFz
Symbolbild Flaggen China USA
圖片來源: Ute Grabowsky/photothek/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奧古斯堡總匯報》發表評論稱,一旦經濟依賴被當作武器,將會產生多麼大的威力,在俄烏戰爭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為了吸取教訓,德國有必要反思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依賴。這篇題為《歐洲必須盡快擺脫對華依賴》的評論寫道:

」這主要是指在中國龐大市場上賺的盆滿缽滿德國的汽車工業。而德國國內的很多就業崗位也同汽車工業密切相關。但其他一些領域,如稀土、晶片和製藥等等,德國對中國市場也同樣是高度依賴。而上海港口則已經成了德國對華依賴的象徵。當中國政府出於防疫需要對該市實施封控時,立即出現了貨櫃码頭的擁堵現象,全球供應鏈嚴重受阻,其後果直到今天仍隨處可見。

怎麼辦?同俄羅斯一樣,中國也是一個不注重人權的國家,因此,歐洲和德國都將面臨改變對華政策的壓力。俄烏戰爭中,如果歐洲沒有美國的支持將會怎麼辦呢?這場戰爭使川普时代嚴重受損的美歐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修復,歐盟同美國的關係再一次得到加強。但歐洲也需要清楚一點,即美國重新扮演起領袖角色之後,歐洲也需要承擔起必要的義務。美國總統拜登已經點明中國是最大的制度性挑戰者。前不久他剛剛說過:'中國不是唯一的挑戰,但中國是最大的競爭者,如果我們不加快速度,將遭到淘汰。'「

評論指出,拜登為此目的提出了"夥伴共建全球基建"倡議,以便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不過,這一倡議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仍有待進一步觀察。評論寫道:

"德國如果能參與其中,固然是件好事。但無論是對德國,還是對歐洲,僅僅參與這一倡議,是遠遠不夠的。德國和歐洲的當務之急,更是要盡快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

China Shanghai Container-Hafen
上海為期兩個月的封控,導致全球供應鏈受阻。圖為今年四月碼頭上等待轉運的貨櫃。圖片來源: Ding Ting/Xinhua/dpa/picture alliance

面對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經濟界能否齊心協力擺脫依賴尚且值得懷疑,而即使真的表現出了擺脫依賴的意願,這也將是一個耗時幾十年的漫長工程。畢竟無論是晶片、還是製藥,都是無法在短期內就能建成的工業領域。德國任重而道遠,畢竟在全球權力架構中,中國又將是烏克蘭戰爭的最大贏家。"

暴力鎮壓 新聞審查 直至消除公眾記憶

周日,數百名村鎮銀行的儲戶在中國河南省會鄭州舉行維權集會,要求官方對他們的存款為何不翼而飛做出解釋。示威活動很快被不明身份者暴力驅散。柏林出版的《日報》就此寫道:

"社群網站上有关本次事件的貼文,幾分鐘內就遭到了審查機關的刪除。早在今年6月,鄭州本次示威行動就已經露出了端倪。當時,一些儲戶試圖組織起來進行抗議。當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抵達鄭州火車站時,發現疫情時必須隨身攜帶的健康碼,已經突然間由綠轉紅。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接受強制隔離。

地方政府最初宣稱,這只是'技術故障',但隨著公眾壓力的不斷增大,政府又改口承諾一定徹查本次醜聞。迄今為止,有五名官員因'濫用健康碼'遭到懲處。

周日的示威事件再次顯示,中國的基本問題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國家權力利用對暴力的壟斷,可以隨心所欲、無視法律地對民眾施暴,接下來審查機關再去刪除對相關事件的記錄,最終達到示威活動從公眾記憶中消失的目的。"

中國河南儲戶維權現場爆發衝突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