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新冠疫情將削弱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2020年5月2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評論稱,北京的防疫成就無論多麼顯赫,也無法抵消政府此前掩蓋疫情對中國及整個世界造成的嚴重後果,更無法讓人們對中國官方說辭和統計數據增加信任感。這篇題為《中國模式的軟肋》的評論寫道:
"早在疫情爆發前,所謂中國模式和西方民主孰優孰劣的討論就有很多。中國擁戴者甚至主張,放棄以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和自由民主為基礎的'華盛頓共識',並以國家資本主義和專制統治為基礎的'北京共識'取而代之。中共政權的使節們不遺餘力地向發展中國家、乃至工業國家推銷中國模式。而一帶一路倡議更成了中國擴展全球影響力的燈塔。
同樣是在疫情之前,華盛頓就已發出明確訊號,此前歷屆美國政府充滿善意和妥協的對華政策將被畫上句號。無論是雙邊貿易,還是中美合作的其他領域,川普总統都採取了強硬立場。美國的整體氛圍顯示,即使川普落選,美國對中國的強硬路線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同鄧小平實施的"韜光養晦"政策不同,習近平更願意以大國領袖的形象在國際舞台上高調亮相。評論寫道:
"同2008年至2010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相比,中國的財政局勢,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民企國企,都並不令人樂觀。雖然中國有關當局在動員資本方面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但總體而言,慘痛的損失將難以避免。
可以想見,旨在擴大中國影響力的海外億萬投資和放貸將會大幅縮減。同中國人私下裡交談時不難發現,這種鋪張的撒幣行為非常不得人心。不要忘記,中非峰會期間,就曾有人抱怨,中國人的血汗錢被拱手送給了非洲的腐敗政權。"
評論稱,疫情會給世界帶來哪些變化,目前還無法斷言。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
"受疫情危機影響,中國駐外使節將不再擁有像以前那麼鼓的腰包,與此同時,中國的影響力也將大大縮水。如果說,當前的疫情危機有什麼積極意義的話,那就是,中短期內,東南亞和東亞的勢力對比必將發生新的變化。"
新冠疫情對國際關係帶來的變化,似乎也反映在華盛頓同台北的熱絡往來上。《法蘭克福匯報》在報導最新的對台軍售計劃時寫道:
"川普总統任期內,華盛頓同台北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親近,而與此同時,基於貿易爭端等原因,同北京的關係卻在不斷惡化。對台灣的支持,並不只侷限於川普的共和黨內部,每逢國會表決有利於台灣的法案,民主黨人一般也會全票支持。川普的競選對手民主黨人拜登也同樣對蔡英文連任表達了祝賀。
長期以來,美國歷屆總統任內都會討論對台軍售'常態化'議題,也就是以定期的小宗軍售取代幾年一次令北京大為光火的大宗軍售。最新的軍售決議或許說明,對台軍售常態化的主張已經成為定局。"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