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唱不衰的中國經濟
2016年7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青年世界報》關注了中國經濟的產業結構轉型。文章以"持久的轉型"為題,認為中國經濟在抵禦了一次次危機的同時,眼下的深化轉型也製造了一些新問題。
文章首先指出,在過去兩年間,儘管許多業內人士都唱衰中國經濟,但是它卻並沒有亂了陣腳。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目前就沒有值得擔憂之處。在加工行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跌到了50,為今年1月以來最低值。該指數以50作為枯榮線,低於50意味著銷售不暢、業績衰退,高於50則預示著增長。其實,早在去年,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動力就已經是來自於服務業。2015年中國服務業經濟增長率超過8%,而總體經濟增長則'僅有'6.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約為6.2%。上星期,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天津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上表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比去年同期增長6.7%。考慮到中國GDP總量去年已經達到了9.13兆欧元,因此,如今的年絕對增長值實際上已經超過了前些年兩位數增長的時期。"
作者隨後引述李克強的觀點,認為現有的增長率已經能夠確保就業、促進民眾收入增長。文章還指出,高科技產業正在迅猛增長,中國在研發領域的投入現在僅次於美國。
"但是,持久的結構轉型也導致了摩擦,這一進程中也有輸家。許多國有企業堆積了大量債務,根本無法通過正常經營來償還。現在,國資銀行可能會以參股'問題企業'的形式來接手消化這些壞賬。大約有1000億歐元的賬面價值會在今後3年間變更其擁有者。如果這些企業重新開始盈利,銀行就能從賬簿上消去這些不良貸款項目。屆時,銀行興許還能把早先持有的股份在證券市場上一點一點地賣出。這其實相當於國有企業的部分私有化。"
而《斯圖加特報》則關注了中國市場準入机制的問題。文章指出,儘管在華業績都還不錯,但是歐洲的汽車、機械製造等行業依然感到在中國市場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在中國,現在只有少數幾個行業規定外資必須以合資企業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化工、汽車業都位列其中,這讓歐洲人尤其惱火。在這些合資企業中,外國汽車廠商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50%。此外,每家外國汽車廠商只能在中國至多建立兩家乘用車合資企業、兩家商用車合資企業。歐盟駐華商會則很明確地要求中國方面'取消一切限制'。"
"而駐華企業本身則相對低調。它們高度受益於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至於中國合資夥伴有可能趁機獲取專業技術,西方企業倒也接受了這一風險。中國方面嚴苛的政策限制還導致了德國車企在華銷售的汽車幾乎都必須在當地生產。根據德國汽車行業協會(VDA)的數據,2015年德國汽車業總共向中國出口了20.4萬輛汽車,甚至還小於向西班牙或法國的出口量。"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