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北京的無用計劃
2023年2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語媒體持續關注中國在俄烏戰爭一周年宣佈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聲明。 《明鏡周刊》題為「北京的無用計劃」的評論寫道:「就在世界哀悼俄烏戰爭一周年的日子裡,突發新聞出現在世界各地,其關鍵詞是『中國』、『烏克蘭』以及『和平』:一個了不起的公關惡作劇。」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年後,德國政界仍有部分人士相信中國可以擔任調解人、遏制普丁,並最終為歐洲帶來和平。但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在中國,沒人對擔任調停角色有興趣。中國公佈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12點聲明,這不是許多人渴望的和平計劃,而是一份無用的文件,它宣佈的內容再普通不過了。」
評論指出,細看之後便能發現這份立場文件事實上是中國對俄羅斯的暗中認可,「例如,北京建議立即停火,這乍聽之下不錯,也很正確,但最終意味著俄羅斯在烏克蘭領土上的非法存在將被鞏固。」另外,中國也在文件中反對任何未經授權的單邊制裁,「唯一能合法決定製裁的機構是聯合國,但哪個國家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可以否決任何倡議?正是俄羅斯。」
「在這場衝突中,中國的偏好很明確:普丁應該不惜一切代價繼續掌權。習近平在去年秋天會見了他的俄羅斯同行,他們也曾在電話中多次交談。可是,至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仍在等待著來自北京的電話。」
《每日鏡報》的評論「中國只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指出,中國提出的文件僅是一份立場聲明,「它由12個要點組成,重申了眾所周知的中國對戰爭的立場,要求停止敵對行動,降低核風險,恢復和談。但裡頭不但沒有針對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建議,反而還在一些地方穿插了對美國、歐盟和北約的批評,批評它們的『冷戰』心態,以及只會使局勢惡化的『單邊制裁』。中國要求尊重『所有各方』的安全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特別是俄羅斯的領土完整也必須得到尊重。」
因此,外界對中國發揮作用的期望再次落空了,「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北京調解的起手式總是先高調做出外交姿態,例如發布公告等。通過這種方式,北京可以讓自己看上去像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但如果辦法行不通,也可以輕易地推卸責任。就好比中國關於中東衝突或敘利亞內戰的『和平計劃』仍然模糊不清,沒有具體後續。」
「回到目前烏克蘭的情況,一個國家只有在被所有相關方接受為誠實、中立的調解人時,才能對衝突進行調解。」作者強調:此處顯然不是這樣的,北京的行為明顯傾向於俄羅斯一方。「自戰爭開始以來,中國和俄羅斯的高級官員共進行了13次會晤和電話交流 -- 而在此期間內,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沒有任何直接接觸,王毅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之間也只有三次會晤。」
「因此,如果目的不是為了促成和平進程,那麼中國這份立場文件的意義何在?它事實上是中國領導人用來追求自身利益的外交工具。在這背後,其實也只有一個戰略目標:中國希望向全球的發展中國家展示:身為一個和平大國,中國可以是美國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