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的「冒險之路」
2022年1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種在世界各地迅速傳播,中國也已經有多地發現了該變異毒株的感染病例。在這一傳播性極強的新變種流行的背景下,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還能堅持多久?如果繼續遵循一旦發現確診病例,就動輒全民檢測和封城的「一刀切」精神,會給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柏林報》(Berliner Zeitung)的經濟編輯Fabian Hartmann19日發表題為《中國的冒險之路》(Chinas riskanter Weg)的分析文章指出,雖然不久前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2021年實現了8.1%的增長,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在第四季度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冷卻跡象。
文章指出,雖然長期以來,人們都感覺中國已經成功控制了疫情。然而直到奧密克戎變種出現,局面發生了轉變。由於這種變異毒株的傳播力遠遠超過之前的毒株,而中國民眾接種的採取傳統滅活技術的新冠疫苗對這一變種的防護力不足,「病毒將要襲擊的,是大部分未受保護的民眾。這是一種具有爆炸力的混合局面:不管在衞生領域,還是在經濟領域。」
尤其在即將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北京,已經出現了奧密克戎確診病例。文章提出質疑,雖然有嚴格的防疫方案在執行之中,「但是這足夠嗎?」之前西安等地就曾經因為出現疫情而封城,如果這一局面在多地複製出現,中國社會生活陷入大面積的封鎖和停滯,全世界的貨物供應鏈都會受到影響。「德國受到的衝擊可能尤其嚴重。中國是德國經濟界進口商品的最大來源國。」
《法蘭克福匯報》(FAZ)駐上海記者Hendrik Ankenbrand也在展望中國經濟在虎年的發展前景時,指出了北京所面臨的諸多困境。
「不管中國的GDP在今年是否能夠達到預測的5.6%增長,都不能給中國是否能夠崛起成為一個富國這個問題給出答案。」作者指出,症結在於經濟結構。美國私營企業在整個經濟總量中佔有的比例要比中國高得多。私人企業需要為自己的盈利而絞盡腦汁,但中國的政府項目規劃者卻無需考慮道橋建設的成本收益關係。「這就導致中國的經濟產值雖然在增加,但是實際創造價值卻未必如此。」
雖然習近平在本周的達沃斯論壇上致辭時提到,中國經濟應該轉向更「高品質」的增長,但是他深知目前所處的兩難境地。不管是去年遭受打擊的網路科技領域,還是以恆大為代表的債台高築的房地產業,都蘊藏著風險。
作者最後指出,連中國政府最後的利劍--貨幣政策,都看起來相當「無力」。本周一,中國央行再次下調了利率,從而為經濟循環中注入新鮮資本。「還有不到兩周時間,農歷虎年就要開始了。習近平在達沃斯演講時提到了,虎年代表著力量與勇氣。在新春佳節之際,中國民眾可能會希望,佔星術不是他們唯一的寄託。」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