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專家對日本教科書事件的異見
2005年4月7日德國之聲:蒂滕先生,日本政府審定通過右翼教科書,導致中日之間一再發生爭執,日本政府的目的是什麼,是向中方挑釁嗎?
蒂滕:日本自1997年起由文部省對自由出版社發行的歷史教科書進行審定。出版社應在規定日期提交教科書文本,不能提前,但一再有個別出版社試圖繞過政府審定這一關,它們在審定日之前將部分文本寄給文部省負責官員,此舉違反了立法者的原意。實際情況表明,這種有問題的教材被採用的比例很小。外界均猜測日本政府此舉是否是挑釁行為,我認為可以這樣謹慎地說,這只是日本官方在教科書審定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官方不能禁止出版社出版某種出版物,只能就是否符合史實進行檢查,這項工作目前只是在最基本的層次上進行。日本政府應在這方面予以改進。
德國之聲:日本民眾對教科書問題的看法是怎樣的?
蒂滕:根據我的判斷,一般民眾都認為這些極少數有問題的歷史教科書不應作為教材應用,並且不代表大多數民眾以及官方的意見。但這一事實也許正因為日本民主制度已經比較成熟,反而不如反對的意見那麼引人注目,導致日本給外界形成的印象是,全體日本人都支持這樣的教科書,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德國之聲:中方在教科書問題上忍耐的極限是什麼,是否會對日本實施制裁?
蒂滕:教科書問題是一個一再出現的問題,不是頭一次出現。我認為至少在日本政府方面當然試圖盡可能緩解雙方的緊張情勢。據我觀察,在這次教科書問題上,小泉純一郎首相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他呼籲中韓政府不要將勢態擴大化,因為這不是日本政府的官方態度。但是對中國和韓國政府來說,一旦出現這樣有問題的教科書,即使數量非常有限,即使沒有真的在課堂上使用,也必須對此作出回應,也就是說必須予以抗議,因為他們對歷史的看法是另外一個樣子。我不認為北京或首爾(漢城)政府會讓問題升級到不得不靠制裁來解決的高度,我認為那太誇張,也不會取得任何效果。這個問題必須以更為技巧的方式解決,必須由專家們坐下來澄清。
德國之聲:中國國內現在出現民眾抵制日貨的抗議浪潮,中日兩國間經濟上有多大的依賴?
蒂滕:兩國經濟相互的依存度非常高,中國目前是日本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而且相互的依賴不斷增強。中日關係最為奇特的現象是,經濟關係不斷改善,雙邊貿易額不斷增加,而政治關係卻一再出現緊張。中國民間的抗議浪潮在某種程度上令人擔憂,因為與日本不同,在中國,民主、透明和理智的聲音顯然沒有公開發表的可能性。這種所謂的民眾的怒火某種程度上被政治化,這在一個穩定的民主體制內極有可能是不會發生的。
德國之聲:您所說的政治化是什麼意思,是說有人幕後操縱嗎?
蒂滕:我不排除北京希望將向東京施加政治壓力的意圖表現得非常明顯,而且政府這種意圖的表露會在民間獲得比在民主體制內大得多的響應。是對日本政府的行為進行有理有據的客觀批評,還是在背景尚不清楚的情況下跟著眾人對日本進行抗議,這很難區分。就我所知,在中國沒有人對日本政府審議教科書的背景進行準確的討論,也沒有人瞭解那些有問題的教科書多大程度上會被應用。中國一般民眾以為,日本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不符合史實的教科書,然後所有的日本學生都以此為教材。因此不得不指出,那些對日本提出批評的國家的政府並沒有向公眾提供完整的訊息,而只是挑選了有問題的要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