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 貿易戰轉單效應讓台灣長期受益

羅法(發自台北)
2019年6月25日

中美貿易戰開打已久,還沒有終結的跡象。台灣已經開始出現關於台商回流避險、增加投資置產的報導,但是同時也有亞洲經濟受創的警告。面對紛雜的資訊,貿易戰究竟對台灣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德國之聲邀請到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為我們分析。

https://p.dw.com/p/3L2Qg
Foxconn China Shenzhen Technik Selbstmord
貿易戰提高關稅之後,有許多廠商紛紛將工廠移出中國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 台灣整體而言受到貿易戰的影響是好還是壞呢?

孫明德: 貿易戰對台商來說是有不好的影響,因為在中國大陸的台商碰到貿易戰,他必須被迫要轉移生產據點,不管是轉移到台灣或東南亞或是墨西哥,如果說貿易戰繼續打下去,關稅繼續加,他們沒辦法在大陸出貨,因為他們商品的毛利非常的低,關稅會吃掉它們的利潤。

但是對台灣本地來說的話,台灣過去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經濟很不錯,但是很多都是台灣接訂單,在中國大陸生產。其實對台灣本地的就業或經濟幫助沒那麼明顯。最近已經有些台商把一部份產能分層活動搬移回來台灣。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搬回來,因為台灣的地方很小,台灣的人也很貴,把中國的工廠都搬回來是不可能的。而且台灣的生產要素,像土地、薪水也都比較貴,不可能把所有的工廠都搬回來。

所以目前,川普的第三波關稅兩千億清單裡面,因為有包含了台灣的網路通訊還有自行車這幾樣產品,這些就已經在擴大他在台灣的生產的活動。所以從今年的下半年到今年的上半年,台灣本地的投資都有在增加的一個趨勢。所以對台灣來說出口雖然受到影響,但是投資也有增加,所以我們經濟整個下滑的幅度就沒有像別的國家那麼明顯。 特別,投資對往後幾年的經濟都有幫助。所以目前提到的轉單效應或者是投資,其實對台灣的幫助就比較長遠了。 但是光是這個投資在今年是沒辦法幫助台灣的經濟有效成長,因為畢竟出口占得比較多。 它反映的是未來幾年的出口的成長。

第三個就是整個亞洲供應鏈的轉移,很多的外商現在也注意到中國大陸並不是一個很安全的投資地點。 它本身的薪水也越來越高,而且還有很多政府的法令法規這幾年也在調整,比較慢慢的不是和那麼多的製造業在當地營運。 所以有很多傳統的製造業像紡織石化鋼鐵塑料他們都已經外移。 外移的對象可以是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另外一個是墨西哥。 墨西哥也是他們轉移的一個可能據點。

所以對整個亞洲來說也面臨一個重新分工跟洗牌。 我們從美國過去的歷史也可以看得出來,1970年它針對日本打貿易戰,讓整個產業轉移到亞洲四小龍。 接下來它在1980年對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打貿易戰,讓產業慢慢轉移到東南亞和中國大陸。 現在他又對中國大陸打貿易戰,所以又有一波產業轉移,可見這並不是今天第一次發生,過去大約每隔10年就有一次產業轉移,也都跟美國打貿易戰是有關係的。

Deutschland "Taiwan Wirtschaftstag" in Düsseldorf
五月底,貿易戰開打一年,台商回流資金突破三千億,也有其他國家的投資客考慮轉移陣地到台灣圖片來源: DW/Juan Ju

德國之聲: 對台灣來說,想要從轉單效應得到長期的好處的話,貿易戰至少要打幾年才會產生正面的影響?

孫明德:其實目前就已經有廠商回流。 當然台灣的官方統計跟實際上的或許會有一點出入,但其實台商有一部分的產能已經移回來台灣。 需要打幾年這種很難說。

因為美國當初跟日本打貿易戰,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時間點上,1970年是紡織,1980年是半導體,美國在不同的年代是針對不同的商品打貿易戰。 那這次美國對中國大陸似乎是一下子全部都開戰了。 所以到底這個貿易戰在這個禮拜的G20會不會有好的結果這也很難拿捏。 如果時間長,當這些廠商知道貿易戰會變成持久戰的時候,他們轉移生產線的動機就會更加明確。 但如果美中在這個禮拜得到好的結果,未來貿易戰不繼續升溫,或許他們轉移的速度就會慢一點。 不過我覺得這次給大家的想法就是,你必須在中國以外再有一個生產據點。 雖然說不是這麼有效率,但是就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這樣最安全。 所以目前很多台商都在做這樣的準備,包含台灣電子資通訊產業也在做這樣的準備。

延伸閱讀: 中國隱忍著繼續發展

德國之聲: 有媒體發表社論認為,轉單效應和亞洲整體供應鏈佈局對台灣影響沒有這麼樂觀。 你怎麼看?

孫明德: 那篇社論的結論是說,今年經濟還是很糟,即使有轉單效應,也無法完全抵銷掉出口的頹勢。 這點我是承認的。 我覺得轉單或者是短期的投資它的金額不足以大到我們往下掉的幅度全部都彌補。

但是,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對台灣受到的影響作出很明確的預估,連數字也沒有。現在台灣沒有政府或者是民間機構贊助經費做這樣的研究。 你可能覺得奇怪,但是這非常重要。台灣找不到哪個機構有推估美國如果課兩千億的關稅,美國課三千兩百五十億又有甚麼樣的影響。我們的機構也沒有。所以我當時只說有轉單效應,但是沒有說數據有多大,那篇社論也找不到我的數據,它只說我樂觀。 其實根本就沒有數據,何來樂觀?

孫明德現任財經類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