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專訪: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力有多強?

苗子
2020年1月29日

基本傳染數R0、死亡率--數據對研究中國肺炎疫情的專家而言,十分重要。瑞士伯爾尼大學流行病學家阿爾特豪斯介紹了他的研究數值。

https://p.dw.com/p/3Wz48
BdT Berlin Untersuchungen zum Coronavirus in der Charit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Gateau

德國之聲:中國爆發疫情,政府採取急遽措施。作為專家,哪些數據對您來說特別重要,或者特別引起您的關注?

阿爾特豪斯(Christian Althaus):這是重要的一個點。數據的情況、特別是在中國以內,還相對不明確。據估計,感染的總人數大大高於迄今為止能夠進行檢測並且結果為陽性的人數。因此,許多研究和分析--包括我們的以及其它研究團隊、比如英國或者香港的,是以一項估算為基礎:該估算是通過看在中國以外出現了多少病例--目前已經相對較多、據我所知目前接近100例(編者註:截至採訪時),由於這一數字已經相對較高,再加上對於疫情開始時武漢地區民眾出行狀況的估算,然後可以大概估計在某一時刻該疫情在中國的規模有多大。

德國之聲:《南德意志報》引述說,您認為感染人數"在1-10萬之間看上去是現實的"。是這樣嗎?

阿爾特豪斯:對,這一估算也是基於倫敦帝國大學弗格森(Neil Ferguson)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他們是首先使用這一相對簡單的計算,來估計在中國有多少病例數。剛開始的時候,在中國以外出現的病例數還較少。如今,這一數字在不斷上升。由此可以估計在中國的疫情已經達到很大的規模。是的,大概在1萬到10萬之間。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您的這一數字是基於弗格森教授的研究,是嗎?

阿爾特豪斯:對,因為他們是首先使用這一計算的,併發表了報告,其它的學者也進行了類似的計算,得到相同的結果。在專家界之內有相對明確的意見,那就是整體感染人數遠高於迄今得到證實的病例數。

德國之聲:您在採訪一開始提到,中國以內的數據還相對不明確。這樣說的依據是否是,從國外的數字推算,中國國內的感染人數大大高於確診病例數?

阿爾特豪斯:就是說,在中國有4000個病例數的話--我不確定準確數字,那麼不會期待在中國以外會有這麼多病例。在中國知道感染總數的困難在於,目前的檢測體系有些不能滿足需求,他們必須檢測很多人。另一個原因是,很多感染引起的症狀輕微、甚至沒有症狀,這些人是很難識別的。而在國外現在非常謹慎,特別是不久前在該地區短暫停留的人,嘗試跟蹤瞭解他們的情況,由此可以識別出一些在中國可能不會那麼快識別出來的案例。

德國之聲:在這場疫情中,人們也學習了一個專業術語,就是"傳染數"。有說法稱這個值在2.5-3.5之間,也有人提出很高的數值,比如6或7,也有人說這個數值是在變化中的。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說法?或者說,您計算的數值是多少?

阿爾特豪斯:對於一個感染者平均感染其他人的人數,我們的計算結果是2.2,不過上下範圍是在1.4至3.8之間。許多研究現在顯示出類似的結果,部分所引用的數據與我們相同,或者是引用其它的數據。超過4的數值,我認為是誇張和很不可能的。但是要知道,這一數值是描述病毒在爆發開始、尚無控制措施時的潛在傳染力,這一數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病毒傳播所處的人口數量。大部分情況下,這一數值指的是疫情在中國的傳播。在其它國家則可能高於或低於這一數值,並且前提都是,尚未識別出這些病例,因為隨著控制措施,這一"傳染數"可以受到抑制。

德國之聲:您說您所使用的數據和許多其它研究中部分使用的相同,這些數據是否一方面是官方數據,另一方面比如說是弗格森教授的研究等?

阿爾特豪斯:對,總的來說有兩種計算的可能性:或者是就以中國確診病例數為基礎,但存在的不確定性是有未報告的病例,這一不確定性可以在計算時考慮在內。另一種可能性就是以帝國大學首先提供的估算值為基礎;這意味著在我們的分析中,我們看的是,什麼樣的感染特徵與中國的疫情相符,也就是武漢在1月18日以前增加到1000-10000例,並且在12月初或在11月某個時間就已開始。我們看到,與此相符合的是"傳染數"在1.4-3.8的傳染病。

德國之聲:死亡率是否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值?

阿爾特豪斯:我們也嘗試去看,這是一種新傳染病爆發時要去找出的第二個很重要的數值。這一數值更難找出。原因是,重症、特別是死亡病例能夠更好的識別,因為這些病例出現在醫院、能更好地登記。而感染總人數、症狀相對溫和的人數沒有登記在冊。死亡病例佔感染總人數的比例可以計算,但是感染總人數存在不確定性時就相對困難。我們迄今可以說的是,死亡率像薩斯病毒那樣高,這是很不可能的。薩斯大概是10%,相對高的死亡率。但看上去還是明顯高於常見的季節性流感。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範圍大概是0.1%,或者更低。存在可能性的是,這種冠狀病毒的死亡率或許在1%。

德國之聲:有報導提到,目前這種新的致病病毒至少有四代在傳播。是這樣嗎?如果是,這是什麼意思呢?

阿爾特豪斯:就是說,病毒每次複製的時候,會累積偶然突變(zufällige Mutation)。這些突變時常不產生任何效果;這些突變也可能、比如說減弱病毒的傳染,因此在人口中不再能找到他們的蹤跡。現在是有在中國感染者不同的序列數,並嘗試比較這些序列數。能做的事情之一是,回溯爆發的起初階段。可以說,感染、或者爆發是在12月初或者11月某個時候開始的。另一件可以做的事情是,嘗試去理解這一突變所引起的功能變化。但據我所知,迄今為止沒有跡象顯示病毒產生了適應(adaptieren)並由此改變了在人群中的傳染力和死亡率。

德國之聲:所以,"適應"比"偶然突變"更危險。

阿爾特豪斯:是的。

德國之聲:在中國有專家說,疫情可能會在十天達到高峰。--看來人們希望之後能好轉。此外,中國有報導稱,制備疫苗還要三個月。您怎麼看,比如疫情十天可能達到高峰的說法?

阿爾特豪斯:這樣的預測很難作出。必須要為兩種可能的情況組好準備。有可能疫情在中國得到限制。但同時仍要繼續作好準備,存在出現世界範圍的疫情的可能性。我不知道中國有關部門的依據是什麼,估計在10天後出現回落,這可能與潛伏期有關。他們現在在中國採取了非常強力的措施。那也就需要等待一個或兩個潛伏期的時間,以便識別一些天前感染該病毒的病例。那麼或許可以預計出現回落。

至於可能的疫苗,實驗性的冠狀病毒疫苗是有的,但沒有對人進行過試驗的疫苗。這是個很長的過程。首先必須繼續推進研發,然後需要動物試驗,之後如果數月或者一年後病毒還在人體內傳播,那可能會對人進行一系列的試驗。但到大量生產疫苗,已經會過去太長的時間。更可能的情況是,如果幾年或者十年後再出現類似的病毒、類似的爆發,會有一種可獲得的疫苗。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