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製造2025"遭遇美歐抵抗
2018年5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周五美中雙方貿易代表團的談判結束了,結果是:分歧尚存,成立工作小組繼續談。這個結果出乎您的意料嗎?
Max Zenglein:我沒有期待談判會帶來突破,因為所涉及的問題太過複雜。如果雙方有足夠避免事態升級的善意,會在一些爭議點上釋放妥協的訊號。
德國之聲:不久前,川普总統發推文說,"貿易戰很好,也很容易贏。"他顯然沒有贏。他錯判形勢了?
Max Zenglein:貿易戰不是零和博弈,並不是說有一方獲勝,另一方輸。貿易糾紛升級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德國之聲:美國政府經貿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幾乎傾巢出動到北京談判,這反映出談判的重要性和其難度。雙方爭執的要點是什麼?
Max Zenglein:糾紛的焦點,比如美國企業准入中國市場受到限制,或者中國在工業政策領域發動的旨在追趕工業國家的進攻。它們是目前這場糾紛最核心的部分。美國高級別貿易代表團試圖達成中方比如在市場準入方面的妥協。不過,中國政府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這一實現製造業現代化的綜合規劃。這也是本次談判難度極高的原因。
德國之聲:美國談判代表團團長、財長姆努欽不久前表示,他不必帶著談妥的協定回家。如果能談妥協定,必須是一個好協定。美方難道沒有任何期待嗎?
Max Zenglein:我想,美國方面不想空手而歸。美國對這次談判寄予的期待,我們可以從如此重量級的代表團組成窺見一斑。美中兩國經濟關係十分緊密。這裡事關重大。
德國之聲:華盛頓政府對中興集團下達了7年禁售令,而中興每年從美國公司進口巨額晶片和其它電子產品。這樣一來,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可不就雪上加霜了?
Max Zenglein:美國對中興集團下達的採購禁令時提到的原因是,中興在自己的產品裡使用了美國技術,而這些產品被出口到伊朗或者北韓。 這一事件清楚地表明,中國企業對美國技術仍然存在著高度依賴。它對美國貿易赤字不產生影響,因為貿易赤字有著結構性的原因。
德國之聲: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不久前曾說,"中國製造2025"非常可怕。難道它比美國3000多億美元的貿易赤字更可怕嗎?
Max Zenglein:"中國製造2025"是本次貿易糾紛的核心。除了要對來自中國的投資進行嚴格控制外,本次貿易爭端還表明,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崛起的雄心受到美國和歐盟方面的抵抗。
德國之聲:"中國製造2025"在德國也曾被看作是"向德國宣戰"以及"西方經濟體面臨的威脅"。它究竟什麼地方那麼可怕?
Max Zenglein:"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由國家推動的綜合項目。它瞄準的目標也包括德國工業最核心的領域。中國企業日益成為全球性競爭者,而中國在市場準入或者保護智慧財產權等重要方面,進步甚微,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德國之聲:德國不是也有一個類似的、被稱為"工業4.0"的項目嗎?它同"中國製造2025"有哪些區別呢?
Max Zenglein:兩點本質的區別:第一,"工業4.0"基本上是德國工業界自發的行為,而"中國製造2025"是一項國家計劃。第二,在後者那裡,重要的不僅是實現製造業的現代化,而更是提升包括機器人、新材料等10個關鍵領域的全球地位。中國的這項計劃包含的範圍更廣,內容更複雜。
Max J.Zenglein博士是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經濟項目主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