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澳洲的反間諜法討論
2017年12月20日最近發生了一系列同中澳關係有關的事件,比如鄧森參議員辭職,特恩布爾總理提出要通過新的立法,以阻止外國勢力干預澳洲内政。中國官媒則高調批評澳洲政府破壞兩國關係。作為政治學者,您如何看到最近這些發展?
馮崇義:所謂的反間諜法還只是一個提案,還需要議會的通過。這個法案本身是模仿美國的《外國代理機構登記法》,並不針對某個特定國家。但是從去年開始,中國政府干預澳洲政治,尤其是一些中國商人和所謂"愛國僑領"的政治獻金問題一直受到關注和討論,所以,工黨就挑明,這一法案針對性最強的就是中國。這個判斷本身也沒有太多錯,因為確實有這樣一個因果關係。
參議員鄧森事件就很說明問題,鄧森被控接受中國商人捐款,然後替中國說話。如果有了反間諜法,那麼任何人或組織作另一個國家利益的代言人,他就要根據這一法律註册在案,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而掩蓋自己的代理人身份,那就將涉嫌間諜和其他犯罪行為。迄今為止,澳洲没有相關的法律,即使發現有人掩蓋代理人的身份,也沒有辦法處理。現在制定這個法律就是為了釐清這個關係。
在澳洲,似乎有關"中國滲透""中國影響"的討論特別多。甚至有報導說,一些澳洲大學為了避免來自中國的壓力,迴避在課堂上談及"西藏","台灣"或"六四"等敏感話題。為什麼澳洲会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侷限於澳洲,也同樣存在於德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但是,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但出於商業利益、經貿往來的考慮,這些問題一直沒有被拿到桌面上。直到今年,澳洲主流媒體披露了一些內幕,引起了社會對相關問題的關注和討論。披露出的內幕越來越多,其中最敏感的當然是政治獻金問題。一些中國富商向澳洲执政和在野黨提供有附加條件的巨額資金,接受資金的政治家往往會發表一些同澳洲政府立場不同的言論,這已經引起了澳洲情报機構的注意。此外,澳洲的地方選舉中,一些社團為特定候選人站台,而調查發現這些社團和中國使領館有密切聯繫,這豈不就是外國政府在干預澳洲的选舉嗎?
美國指責外國勢力通過網路和社群網站干預美國選情,而在澳洲,外國對選舉的干涉則更為直接。
另一個問題是,澳洲的中文媒體,無論是電視台,電台,紙媒,還是社群網站,它們基本上都和北京的中央電視台步調一致。它們不像西方媒體那樣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基本是一邊倒,不允許批評中國政府的聲音。華人社團的情況也基本相同。
有人對特恩布爾政府提出批評說,澳洲掀起了一股麥卡錫式的反華浪潮。澳洲的華人怎麼看待現在這場爭論呢?
目前沒有看到有代表性的民調,現在表態的都是一些有發聲渠道的愛國僑領。很有諷刺意義的是,他們的表態和中國官方和媒體的立場很一致。這恰恰作實了澳洲方面的指控,即這些媒體和社團是中共的代理人。
作為觀察者,我們可以看到,九十年代以來,中共對年輕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對愛國僑領的工作,使得持民族主義和大中華主義思想的人大有人在。
具體到澳洲华人社區,他們既然選擇在澳洲生活,會不會也漸漸接受西方自由民主平等這些理念呢?
這也正是問題所在,有些華人會很好地融入到當地社會。但大多數的華人因為英語不好,所以他的主要訊息來源,還是中文媒體。中國境內很多人都不再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了,但澳洲很多華人會收看新聞聯播,讀《人民日報》,所以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還是處在中共的宣傳範圍內。他們不接觸西方媒體,所以他們在中國形成的價值觀、政治觀念以及民族主義思維會得到進一步強化。
這是很令澳洲社會擔憂的,有些人來到澳洲,還是中共灌輸的思維模式,還是敵我友的統戰思維。任何對中國提出批評的,有不同意見的,都會被看作是反華,是賣國賊和漢奸。事實上,對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批評和"反華"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馮崇義:出生於中國海南,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和南開大學。現任澳洲悉尼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中國學教授、中國南開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