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大外宣如何成功塑造中國惡劣形象
2022年4月2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當中國人日益自信時,在西方國家的形象卻前所未有的惡劣。最新的民調顯示,八成美國人不喜歡中國。糟糕的是,這不是孤立的。
不能排除西方對一個小農大國崛起的不適應,北京政府甚至會誇張地說:敵對勢力抹黑中國。但究其實質,這是中國官員自我的心理安慰,也以此來欺騙民眾。
大外宣、大外交、大警察
因為,有洞察的人都知道,真正塑造中國形象的,正是中國政府自己,至少包括大外宣、大外交、大警察三大系統。
大是中國人的一個關鍵詞。正是這個大,這個被世界最大山峰隔離的國家,一旦有了幾袋錢之後,發現世界都那麼小。
有一次經過歐洲某個古城,我聽到在餐館外聊天的中國遊客說:這還不如我們一個小縣城。
所以,以講好中國故事為出發點的大外宣,便充滿信心地出現了。
「宣傳沙皇」李長春
李長春,這位曾在中國北方城市主導改革出名的技術官僚,後來成為中共最有權力的幾個男人之一,被稱為「宣傳沙皇」。
但是離開中國之後,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在孤獨、無聊的出訪途中,他去看望央視的駐地記者,得到的一個宏大的建議:將宣傳機構辦到全球。
2009年,大外宣以450億元人民幣的預算響亮登台。筆者之所以當時就斷定這是一個爛尾工程,很簡單,與網路時代的反灌輸背道而弛。
對於華人而言,無論是左還是右,早已沉醉於社交媒體,很少有人,除非是老人還去看中文報刊,甚至傳統網站也少涉覽。
大外宣在西方辦的媒體可以說毫無影響力,即使以「偽裝品」的形式夾在有影響力的報刊中,即使請一批白人偽裝成當地的記者,結果只能冒用西媒系統原本的數據去欺騙李長春。
有趣的是,這些並無影響力的大外宣成為西方人批評、厭惡的敏感點:對文明世界的侵蝕。
大外宣的垃圾製品
真正對中國形象造成傷害的,還不是大外宣在國外直接製造的垃圾,而是在中國的民粹媒體。這樣的媒體不但扭曲西方媒體的內容,更恐怖的是用惡毒的語言對待自由的世界。
民粹媒體並不是中國獨有,但是當中國那些純粹的官宣沒辦法成為可看的來源時,那麼語氣誇張、用詞詭異的民粹媒體內容,反而被西方記者的相中。
這真是世界上最災難的宣傳效應:
一方面,這樣的民粹媒體迎合了中國自己人的需要,扭曲了中國人的世界觀。不只是民眾,中國官員,包括決策者、外交官和軍官,受這樣的媒體影響非常之大。
另一方面,中國人的惡劣形象,正是通過中國民粹媒體的製造,再通過西方媒體的引用,擴散到全世界。
中國宣傳系統的人很得意,以為這就是將中國故事講到世界。殊不知,在西媒中,這樣的民粹訊息、觀點,正是中國形象的醜陋所在。
西方記者在中國被傷害
糟糕的是,西方的精英,包括民意代表、政治領袖的中國印象,正是來自西方記者的中國報導。
然而,西方記者在中國的困境,一如掉入了一個充滿不知風險的陷阱。
他們被當成「敵對勢力」,除了在街上的隨機訪問,參加外交部荒謬的新聞發佈會,訪問不到專家學者,更訪問不到官員,甚至社會事件的採訪也遭到阻攔。
他們中間有一批專業、優秀的華裔媒體人,不斷遭受的是侮辱、刁難,甚至在民粹媒體被公開揭批。
他們被迫離開了中國,到台北、首爾、新加坡,甚至回到美國。
他們在中國留下的印象是被傷害,即使在職業道德驅使下依然持中報導,但是,一個遙遠的、充滿敵意的中國,在他們的鍵盤中可以被神化?
習近平曾經在墨西哥說過,中國並不向西方輸出革命。這可能是對的,因為也做不到。但是,中國人自己講自己故事的時候,用幾百億經費的大外宣將自己的形象塑造如此惡劣、醜陋,成就了一個失敗的經典。
至於說,究竟如何才能講好中國的故事?
很簡單,廢除大外宣,讓西方記者可以在中國正常採訪。
至少,他們的報導更真實、可信,塑造出的中國形象還沒有大外宣醜陋。
何頻曾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加拿大、美國從事媒體工作。現任明鏡集團董事長。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