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衝突

客座評論:中國需要1000枚核彈嗎?

2020年5月12日

在中美日趨對峙的背景下,中國應該採取怎樣的核戰略?專欄評論作者鄧聿文認為,只要中美兩國都保持理性,核子大戰根本就不會開啟;所以中國根本無需擴充核軍備,不如把造核彈的錢用來改善民生增加中共的合法性。

https://p.dw.com/p/3c4eZ
China Inkontinentalrakete DF-5B
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Ren Zhenlai

(德國之聲中文網) 最近,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拋出"中國短期內需要將核彈數目提高到1000枚"的言論,不僅在中國輿論場引起了爭議,也成為一個外交問題,路透社記者在中國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就提問,中國官方如何看待胡的言論。

姑且不論胡有否為官方放風的嫌疑,這番話因為觸及敏感的核武問題,也讓外界借此檢視中國的核武裝力量,具體說,中國究竟有多少件核武器,能否在未來的核戰中--假如發生的話--抵禦其他核大國如美俄的核打擊,關於這一點,在中國社會內部,尤其戰略界和軍事發燒友,不時提及或討論。

相對美俄兩個核大國,中國核武器的數量一直是個謎,當局刻意保持模糊和不透明,這是因為,如中國專家所言,"數量不透明"才能保持對美俄的威懾。但也從反面說明,中國的核武數量可能確實不多,才須隱瞞。作為打擊敵人的工具,武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品質優先,精而小的武器比劣而多的武器更能在作戰中取得優勢,然而這不是說武器的數量可有可無,尤其對核武這種"戰略武器"來說,只有具備一定數量才能達到核恐怖平衡,讓對手不敢輕舉妄動,進行核訛詐。

BG Waffensysteme der VR China | Bomber H-6N
轟6系列是中國當前唯一一款戰略轟炸機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ZUMA Press/Stringer

胡錫進正是在此意義上主張大幅增加中國的核彈數目的。他的理由是,在美國把中國看作頭號戰略對手的情況下,美國必拼全力打擊中國,中國如核彈數量不多,構不成對美國的威脅,它對中國的打擊就會無所顧忌。中國處於"二流國家"時,美國不會把中國的威脅看作多麼重要的事;中國也不是北韓,後者雖擁有核武器,可以對美國玩命,但美國不會和北韓玩命,因為不值得。現在中國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美國就會和中國玩命。如果美國率先對中國發動核飽和攻擊,將會摧毀大部分核彈,即使中國擁有對美的二次打擊能力,但那時所剩核彈無幾,對美就不可能有太大威脅。

外界對中國核武數目的估算,低的有100多枚,高的達上千枚,普遍預計在500-800枚之間。即使取其高值,和美俄分別達5千和7千枚相比,在數量上中國確實構不成一個等級。倘若加上品質的差距--雖然一些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的核彈品質很高,更不是同等級的對手。這也是中國政府堅決不參與美俄削減核彈數量軍控談判的原因。軍控談判雖然按比例削減武器數量,但對武器數目少的國家,明顯要吃虧。假如說美俄銷毀2000枚核彈,還剩有3000-5000枚,中國同比例銷毀200枚核彈,那麼所剩就不多了。

China Wasserstoffbombe 1967
1967年,中國首次進行氫彈試爆。時值文革期間,歡慶的人群揮舞著「紅寶書」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nited Archiv

除胡錫進說的這個理由外,很多人包括軍方專家要求中國大幅增加核彈數目,原因還有一個,即隨著美國導彈防禦體系的完善並向全球部署,中國如核彈數量不多,大部分會被導彈防禦體系攔截,能夠躲過攔截的核彈很少,這樣中國對美國的核威懾就處於劣勢。

從純軍事的角度看,胡錫進以及其他人士大的該論調似乎也說得過去。但如果把問題深入推進觀察,即便從軍事角度看,這種主張的根據也是站不住腳的。一些人從意識形態的角度駁斥胡錫進,認為中國如是民主國家,根據民主國家互不打仗這個"假定"的規律(我把這個規律稱為假定的),中國無須擁有很多核彈,甚至根本不要核彈。我不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因為中國現在還不是民主國家,而且至少暫時它感受到來自美國的威脅,所以要它改變制度不增加核彈,這是不現實的。

Infografik Militärisches Kräfteverhältnis in Ostasien CHI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引發戰爭的因素有邊界、領土的衝突等等,但即使如此,也取決內政的需要,所以基本可以說,一個國家到了需要打仗的時候,哪怕外界沒有觸發戰爭的因素,也要變相"創造"從來。這大體符合歷史事實。

美中會不會爆發戰爭,以及一旦戰爭打響,是否要到打核戰的程度,既取決於中國,也取決於美國。美中兩國的不安感這幾年都在加強,很可能在南海、台灣甚至在北韓爆發戰爭,這已成了許多人包括戰略界的認知。要說美國的鷹派沒有在推動對中國的戰爭,估計很難讓人相信。白宮的總統貿易顧問納瓦羅幾年前就寫過一本大部頭的書《美中開戰的起點》,台灣有中譯本。該書就設想了美中打仗的多種情形。當然在納瓦羅先生看來,是中國的好戰引起美國的警覺,使得美國不能不應戰。換言之,不排除在美國的鷹派裡,有人樂於看到美中一戰的。因為他們假定,以美國的軍力和國力,最後的戰爭贏家肯定是美國,對此無須懷疑。

China Parade zum 70. Geburtstag der Marine
2019年4月,中國海軍的新型核潛艇亮相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Xinhua/L. Ziheng

美中有多個戰爭的觸發點,考慮到疫情對兩國民意的毒化,一旦美國對中國的索賠形成結果,很可能增加戰爭的概率。這可能確實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然而,即使美中爆發戰爭,發展到核戰地步,可能性也是極小的。因為到這一步,誰都承受不了戰爭的代價,勝利者也將是失敗者,甚至嚴重點說,核戰毀滅的不單是中國,還有美國,乃至人類的文明。所以,納瓦羅在他的那本書中,也不敢鼓吹核戰。在這一點上,相信美中兩國還保有本質的理性。

不妨來推演一番。假使中國保持現有的核武規模,美國威脅摧毀中國的核武庫,想想中國會作何反應?中國有沒有可能放棄現有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而對美國率先發動核攻擊?即使中國最後的核彈被打光,但核大戰對雙方和人類的災難已經種下,誰能承擔起如此後果?假使美國沒有警告直接用小當量但威力強的的戰術核彈打擊中國,誰又能保證中國不會用戰略核武器進行還擊?總之,無論哪種情況,核戰一旦開啟,無人能承受這個代價。不要指望戰爭打到這個程度,美中兩國領導人和民眾還能保持理性。前面說的美中對核戰有本質理性,指的是雙方都知道核戰開啟的後果,所以保持謹慎,但不論哪種情況導致核戰打響,這個時候要一方再保持理性,就非常難了,弱勢的一方肯定抱著同歸於盡的念頭。想想,作為核武實力更強的美國,為了圍堵中國,它願意看到自己也被毀滅的情況出現嗎?

上述分析告訴我們,胡錫進們擔憂的美國舉全國之力剿滅中國,哪怕成為事實,也不包括核戰在內,美中今後大概率會像冷戰時期的美蘇一樣,投入全部資源展開全方位競爭,包括代理人戰爭,甚至直接發生戰爭對決,但雙方的理性會使戰爭維持在常規武器戰爭的層次,不至於失控變成核大戰。除非中國想自殺,率先用核彈攻擊美國,否則,美國不會用核彈來訛詐中國,不是美國多麼仁慈,而是它要掂量這樣做會不會真的催生核戰?

故與其防範這個概率之低近乎於無的賭注而大幅增加中國的核彈,投入和美國的核軍備競賽,不如把造核彈的錢用來改善民生增加中共的合法性,對中共統治更有利。

事實上,要減少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和戰略壓力,即便不要求中共改變體制,只要習近平稍稍把黨對中國的政治控制放鬆一點,在國際上真正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而非喊喊口號,中國的外部處境也會得到很大改善,根本用不著增加核彈數量來確保國家安全。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