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港人維持高參與率,民主派有機會35+"
2020年7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7月11-12日,香港民主派就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舉行內部初選,在地區直選、區議會(第二)界別以及衞生服務界決定由誰人出選相關立法會選舉議席。這次初選由"民主動力"協助籌辦,全港市民都可以參與投票。
民主派政黨(公民黨、人民力量、民主黨、社會民主連線、新民主同盟、工黨、民協)以及地區組織(屯門社區網路、天水連線、北區連線、半島連線)、工會醫管局員工陣線、立法會專業議政黨團,均推派了擬候選人參與這次初選,眾多無黨籍民主派、本土派人士等也有參與。
為何民主派要舉行這次初選?
從2012年起,香港立法會共有70席(原為60席),功能界別議席佔一半,即35席;另外的35席為地區直選。地區直選的35席是按照各選區根據人口分佈確定席位,人口越多,席位越多;功能界別則分別代表了香港社會的各行各業共27個功能界別以及區議會(第一、第二)組成,功能組別中的大部分席位常年由建制派佔據。
在2012年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建制派獲得43席,民主派獲得27席;在2016年,建制派獲得40席,民主派獲得29席,無黨派(或稱"獨立中間派")獲得1席。
目前建制派和民主派在立法會分別佔43席和23席,其中民主派在地區直選(35席)中佔14席,在功能組別(35席)中佔9席。
針對今年9月6日的立法會選舉,民主派提出了"35+"--也就是超過半數席位--的目標。對於民主派來說,想要取得過半席位,必須在地區直選中取得多數。
由於民主派內部存在不同陣營,代表著不同的抗爭路線,自然想通過初選瞭解民意所向。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時事評論員馬嶽表示,民主派力量比較分散,過去民主派的經驗是派太多人參選,導致票源分散,結果不夠滿意,他們吸取了過去的經驗,希望這次可以改善,集中票源給有實力的人。
"這是民主派內部的不同黨派和素人協調的一個過程。因為很多人希望參選,他們(民主派)當然希望挑選比較強、受公眾支持的候選人參選。而且通過投票結果也可以瞭解民情變化",馬嶽對德國之聲說。他說,雖然變數很多,但如果9月立法會選舉時民眾依舊維持高參與率,"他們(泛民)應該是有機會實現35+的"。
民眾為何如此踴躍投票?
這並非民主派第一次舉辦類似活動。早在2018年立法會補選時,民主派已經舉行過初選。只是當年的人數與這次不可同日而語。
據主辦單位統計,這次的投票活動共有61萬人次參加,比組織者最初期待的17萬超出3倍以上。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者蔡子強對港媒評論稱,投票人數之高"令人大跌眼鏡"。
香港大學法律系學者、負責統籌協調這次初選的戴耀廷在見記者時表示,市民在國安法下堅持通過投票發聲,"這個堅持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初選物色候選人的目的"。
專門研究香港選舉、政府、政黨及議會發展內容的政治學者馬嶽也表示,這體現了港人希望繼續發聲、繼續政治參與的訴求。他告訴德國之聲:"對於港人來說,這算是突破了一種恐懼,國安法通過後,香港人心理存在不小的陰影,不知道那些平日裡行使的自由,以後還能不能做。這次幾十萬人出來投票--雖然這一直是合法的行為,對蠻多人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放鬆,也就是,我們理解的政治參與行為,依舊可以繼續。這對未來的其它行動也有鼓勵作用。"
是否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
對於民主派而言,此次初選旨在能在9月選舉中獲得對立法會的控制權。負責統籌這次初選的學者戴耀廷此前還表示,主張獲得控制權後否決《財政預算案》。此舉會令港府陷入危機。
對此,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表示,有關行為可能涉及違反《選舉條例》以及《港區國安法》。這種說法得到戴耀廷本人駁斥,稱曾國衛所指違法之處"並非以香港法律的常理去理解"。
針對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政治學者馬嶽認為,這種指責站不住腳。他對德國之聲說,曾國衛稱,如果否決《財政預算案》的話,就等於違反《港區國安法》的相關規定,癱瘓政府正常運作,"但是對《財政預算案》投反對票,也是《基本法》裡規定立法會可以行使的權力,這個不應該視為癱瘓政府運作的政治動作"。更何況,舉行初選和真正投票反對《財政預算案》還有很大距離。
不過馬嶽也指出,既然曾國衛此前有此言,這意味著參與的人存在違法的風險。從國際角度來看,這是判斷港人在國安法通過後是否會繼續其抗爭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