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中國生意場上丟分落魄
2005年4月19日超大市場的魅力難以抗拒,近年來全世界的汽車康采恩們已經齊集中國。由此爆發的價格大戰和控制貸款政策帶來的需求下降,令大眾集團忽然夢斷,頭疼欲裂。
2005年第一季度,大眾在中國的銷售額猛跌了約28%。當然,統計方法的改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從今年年初開始,大眾集團不再根據交給商家的汽車數量來統計,而是根據顧客實購數額。然而,無論如何,這個跌落幅度太大了,看來大眾在全年內也難以排除中國業務虧損的可能性。
這麼一來,大眾集團的全年狀況將劣於3月初年報新聞發布會上作出的預測。在那個發布會上,大眾董事會僅僅宣佈,中國兩家合資公司的利潤收益今年將進一步縮小。2004年大眾的中國利潤收益已經從前年的5.61億歐元跌到2.22億,而其中第四季度已經出現虧損。
據高盛公司估計,大眾汽車2005年的中國業務將虧損4億歐元以上(見4月18日法蘭克福匯報。當然,並非所有金融研究機構都那樣悲觀。比如,M.M.瓦爾堡的馬克-勒內.通雖然也認為大眾的中國業務第一季度將虧損1億歐元,但全年將基本持平。因為,下半年走上市場的Touran、Caddy和帕薩特新型將給大眾中國業務帶來新的生命力。
這些新車型的作用主要是糾正大眾型號政策的失誤:通先生說,在中國,吃香的主要是大體積的車,「波羅與市場擦邊而過。」但誰又知道呢,也許中國的吃香風也會轉向,尤其是中國中央政府一旦推出根據(汽油柴油)消費量來計算稅額的規定。除了新車型外,集團還通過降低成本和更多使用在中國生產的零件来對惡劣形勢作出反應。據高盛公司計算,大眾集團的固定成本佔了收入的30%,而今年將降低約三分之一。
高盛公司的研究報告還指出,如果大眾在中國汽車市場上的份額跌到15%,就可能出現高達14億歐元的虧損。由於中國市場上的價格大戰,大眾在那裡的價格可能會降低5%。但成本則有可能降低10%。但這個研究報告又說,由於原料和鋼價格的上漲因素,「所有這些估計可能都會太樂觀。」
中國上空的烏雲並沒有自動籠罩大眾董事會2005年的康采恩經營結果預測。因為,中國業務中產生的結果(通過財政結果)首先將只反映在稅前結果中,而還不會立即反映在經營結果中。
國際著名咨詢公司美林認為,大眾集團2005年第一季度的毛數字將進入虧損區域。然而許多國際上的專家並不認可這個估計。瓦爾堡的分析家通先生估計大眾的稅前利潤將達1.13億歐元。大眾集團決定提前公佈第一季度的主要數據,即在本周四漢堡召開的股東大會之前。
上周末,大眾集團對明鏡周刊證實,其中國業務負責人將要換馬,將由斯科達的副總裁溫弗利德.瓦蘭德(48歲)取代已快到退休年齡的福爾科.威斯蓋爾伯(64歲)。(平心綜合報導)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