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仇外:慕尼黑槍擊事件新解
2017年10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慕尼黑市委託的3位專家經過研究調查認為,去年夏天的慕尼黑槍擊案屬於有政治動機的右翼暴力事件。據《南德意志報》和西德意志電台(WDR)聯合調查報導,其中一位專家明確稱之為右翼恐怖主義。
種族主義烙印
2016年7月22日,18歲的大衛‧S(David S.)在慕尼黑奧林匹克購物中心持槍打死9人後自殺身亡。巴伐利亞政府及調查機構當時認為,這一案件沒有政治背景,而是"報復社會"又一例。而受委託撰寫新的評估報告的社會學家則認為,這一結論忽視了本案的種族主義特性。
報告指出,大衛‧S在作案前進行了長時間精心細致的準備,他的目的是"保護"慕尼黑不致於"被外國人異化"。在報告作者看來,關鍵的一點是S挑選襲擊對象的標準:被打死的9人全部來自有外國血統的移民家庭。
S在作案前寫下的一份"宣言"中稱,自己要"處死下等的外國人"。此外,他選擇作案的日子正好是挪威極右分子佈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製造導致77人死亡的於特島恐怖襲擊事件的同一天,S將佈雷維克視為自己的榜樣。
"獨狼式恐怖分子"
報告還稱,年僅18歲的作案者知道在奧林匹克購物中心附近會遇到很多移民後裔。雖然S的父母都來自伊朗,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對外國人的仇視。
《法蘭克福匯報》在案發後曾援引調查人員報導,S的親友稱他以自己的"雅利安人"血統自豪,在面對土耳其人以及阿拉伯人時則有一種優越感。社會學者在報告中指出,S希望通過對外國人的鄙視來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德國人"。
報告作者之一還得出結論:大衛‧S可能是一個"獨狼"式恐怖分子。雖然他與極右組織沒有聯繫,但這並不能說明S不是一個恐怖分子。專家認為,儘管S的世界觀和所作所為充滿矛盾,但個人和政治層面的動機其實並不相互排斥。案發後的調查顯示,S在學校經常被人欺凌,曾多次接受心理和精神治療。
據《南德意志報》報導,巴伐利亞內政部表示仍然堅持此前得出的結論,並指出,S故意選擇移民後裔為槍擊對象,原因可能是自己受到來自移民家庭的同齡人的欺凌,因而遷怒於這個群體。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