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多數黨組閣" 國民黨的救命戰術?
2016年1月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總統及立委大選下周六投票,馬英九總統將於5月20日與新總統交接,但選後依照慣例,行政院長將率內閣總辭,而代表新民意的新國會2月1日卻已成立。目前在野的民進黨選情看好,媒體報導,為避免選後長達4個多月的看守期間,國民黨高層透露,馬英九總統有意在選後由國會最大黨組閣。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台灣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勝選,二度政黨輪替,但當時都在3月改選,距離5月20日交接日不算太長。自2012年起,為簡化選務,總統及立委改選合並舉行,由於馬英九連任,所以也並未出現類似今年的4個多月看守期。
三黨候選人各自表態
1月8日總統候選人最後一場電視政見會上,三黨候選人就此表態。民進黨蔡英文表示,國民黨操作這個議題,絕對不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將來馬總統和閣揆的權責不清,只會讓政府運作雙頭馬車。她也指出,如果當選總統,會邀請各政黨一起會商,共同維持選後4個月的穩定,民進黨也會以最快速度,在立法院制定《卸任總統交接條例》。
國民黨朱立倫強調,國際政經局勢非常悲觀,台灣不容許有4個月空窗期,多數黨組閣是台灣未來的憲政慣例,如果國民黨能夠勝選,一定負起這個責任。對於蔡英文說這是選舉操作,可能是蔡英文不願意承擔,既然如此,就請大家把票投給國民黨,不要讓台灣空轉。
親民黨宋楚瑜則說,當時決定把總統的選舉提前,有這麼長的空窗期,就是國民黨、民進黨相互算計,沒有真正為國家長遠憲政立下好的基礎。若他當選,願意跟馬總統共商國是,籌組"過渡內閣",並修改相關憲法與法律規定,自動縮短任期,使得2020年下任總統可以在3月就任,做為長遠的憲政改革。
總統府低調回應
未來新國會組成可能有三種情況,包括民進黨席次過半、國民黨席次過半及無任一政黨席次過半,牽動內閣改組有四種可能,包括馬總統與民進黨協商新任閣揆人選、馬總統與國會多數聯盟協商新任閣揆人選、馬總統徑自任命閣揆、以及行政院長毛治國續任看守至馬總統卸任。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低調表示,一切會循憲政程序處理,目前選舉結果未定,對於其他假設性問題,府方無任何評論。
多數黨組閣議題,曾在多次大選前被提出,背後難免有其政治算計。2000年國民黨總統敗選後,來年立委選舉前,就曾提選後由國會多數黨或多數政黨聯盟組閣,但不被當時陳水扁總統接受。2007年,馬英九通過國民黨全代會提名參選總統後,也曾宣示,將遵守憲法雙首長制精神,由多數黨組閣,若民進黨拿下國會多數,將任命民進黨人擔任行政院長,發揮"藍綠共治"精神,不過,這些年國民黨在國會始終擁有絕對優勢。
選民不理解 傳播效果有限
此次國民黨在投票日前一周拋出了多數黨組閣的議題,被視為是催促深藍選民回流支持國民黨的策略。學者認為,此舉主打恐懼要求,確實可帶出部分深藍選票,但另一方面也顯示國民黨立委選情真的告急。不過,選民對多數黨組閣議題並非那麼理解,傳播效果恐怕有限。
民進黨大老前立委林濁水分析,馬英九的盤算是大選後由民進黨組閣,但兩岸、外交仍由馬總統自己主持,這樣一來民進黨會變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但林濁水說,在憲政上是合理的,因為行政院要向立法院負責,要得到立法院的信任。既然民進黨當年同意提前2個月選總統,蔡英文如果當選,早一點接會比較好。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