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土還是危地?
2013年9月2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人過去並不親英,只有少數認識英國的人或會有英國情結。想不到十多年過去,香港竟出現了懷念英治時期的思潮。時事評論人李怡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香港沉淪,還是奮起的關鍵時刻》,認為香港人不滿中共踐踏《基本法》、特區政府從搖尾乞憐到港共政權上位,種種政經社亂象反映香港既有價值和文明的沉淪,都使懷舊意識和本土意識抬頭。
李怡說,英國統治香港百多年,從來沒有要香港人愛英國。回歸前,香港人除了所謂高等華人,和港英培植的高級公務員,一般市民對英國可以說沒甚麼感覺。香港社會過去有崇美、崇日等風潮,但沒有崇英。然而,1997年後幾乎已在公開場合絕跡的香港旗,於2010年開始,又在香港社會運動中出現,而且三年來龍獅旗的飄揚越見普遍和頻繁。在網路世界中,驅逐中共和港共政權,恢復英治,香港自治運動,甚至港獨,可說是主流聲音。
李怡指出,英美政府和政治觀察者已對中共在香港的權勢提出質疑:根據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承諾,中央可以像現在那樣,有隨意插手香港自治範圍的權力嗎?《聯合聲明》中也沒有行政主導這回事,而立法機關也不應該是現在這種怪胎選舉。對"佔中"威脅會出動駐港部隊,顯然違反《聯合聲明》。
李怡認為,英美的支持,顯示國際社會正面響應香港人立足本土爭民主的行動,與香港人心意相連,而且也看到這是香港沉淪還是奮起的關鍵時刻。
香港人移民台灣?
時事評論人紀曉風在香港《信報》發表文章說,現時香港的社會矛盾日漸惡化,核心價值不斷被衝擊,加上政制發展停滯不前,不少香港人繼八十年代初期爆出前途問題及八十年代後期爆發六四事件後,再次覺得香港不再宜居,選擇移民。第三波移民潮,似是蓄勢待發,而地點不再是西方國家,而是台灣。
紀曉風說,有曾在台灣生活的學者,或已經移民台灣的港人,不約而同表示在政制及社會發展上,台灣皆比香港優勝,種種條件皆吸引接近退休人士。而已經移民台灣多年的港人更表示,如果再選擇多一次,仍然會選擇移民台灣。
說到台灣的優勢,紀曉風認為,政治方面,上至總統選舉、立法院選舉,下至全台各個市長,都是由全台灣的公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相比之下,香港的政治體制遠遜台灣,普選行政長官的選舉一直只聞樓梯響,而現任的行政長官梁振英正正是由小圈子的選舉委員會投票選出。文化方面,台灣文化部的設立是為了營造豐富的文化生活環境,"激發保存文化資產意識,提升國民人文素養,讓所有國民,不分族群、不分階級,都成為台灣文化的創造者與享用者,展現台灣的文化國力"。在香港,文化就竟然隸屬康樂及文化事務處,以次於康樂的卑屈姿態苟存於盛世。環境方面,台灣的資源回收、垃圾分類、垃圾征費等政策及成效皆比香港出色,遑論香港能傚法台灣進行低碳社會以提升公民素質。台灣人比香港人對自己的地方更有"主人翁"的感覺,他們會在自己的地方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設法維護自己的地方,想自己身處的地方有所進步。
台灣"鎖進中國"?
台灣出版人郝明義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辭去國策顧問,其中一個理由:罔顧國家安全。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 在台灣《自由時報》發表《鎖國,鎖進中國?》,認為兩岸之間的經貿關係,極度不對稱,台灣依賴中國多,中國依賴台灣少。台方的"脆弱性"與"敏感度"都遠較中方高。
吳介民說,中方表面上的賠錢貿易,其實深具戰略意涵。根據政治經濟學家赫緒曼的研究,德國在第三帝國時代就曾執行"讓利"政策(包括交易價格優惠與採購保證),吸納周邊小國,專門生產德國所需物資(例如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或使之單邊依賴,而讓德國掌握"影響力槓桿",在國際政治危機的時刻,強迫其接受德國的政策。
吳介民指出,在媒體惡斗本土政黨的年代,動不動譴責民進黨"鎖國"。但回首這段兩岸經貿史,"鎖國神話"並非事實。民進黨執政期間,台灣持續對中國"開港",依賴度一路攀升,這顯示民進黨並非"民粹鎖國"。"台灣沒有鎖國,只有鎖進中國"。"服貿"爭議提醒台灣,須重新思索經濟上的生存之道。
摘編:張平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