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 各方反應不一
2016年7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7月12日仲裁結果宣佈後,習近平在會見來華出席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時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習近平表示,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案裁決的主張和行動。習近平同時表示,中國堅定致力於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
中國外長王毅當天就南海仲裁庭裁決結果發表談話,重申中國的立場:第一,南海仲裁案"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第二,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是在依法維護國際法治和地區規則。第三,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擁有堅實的歷史和法律根基,不受所謂仲裁庭裁決的影響。第四,中國將繼續致力於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好本地區的和平穩定。
台灣:不接受裁決結果
台灣方面同樣稱,絕不接受海牙仲裁庭對南海問題的裁決,並表示,仲裁庭對太平島的裁決嚴重傷害了其領土主權"。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灣總統府就海牙裁決發布了新聞稿。其中表示,海牙仲裁庭審理過程中,沒有正式要求台灣參與仲裁,"也從未詢問我方意見,現在,相關仲裁判斷,尤其是對太平島的認定,已經嚴重損害中國民國在南海諸島以及相關海域的權利,總統府在此鄭重表示,'我們絕不接受,也主張此仲裁判斷對中華民國不具法律約束力'"。
與中國在南海同有領海爭議的越南,對仲裁結果表示歡迎。越南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支持在國際法框架內,以包括外交和司法程序在內的和平方式解決南海爭議,拒絕使用武力及以武力相威脅。
與中國在東海有領土爭議的日本則表示,海牙法庭的仲裁結果是不可推翻的最終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涉案雙方應遵守執行。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周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尋求解決海洋爭議的過程中,日本主張尊重法治及運用和平方式,而非訴諸武力和強權。
與此同時,在亞太地區有重要戰略利益的美國也表示,南海仲裁對解決相關爭議是一個重要的推動。
中國不享有「歷史性權利」
海牙國際法庭周二(7月12日)作出15條判決,其中包括: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權利,不能超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文允許的範圍;中國"九段線"的"歷史性權利"主張與公約相違,沒有法律基礎;黃岩島(Scarborough Shoal)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美濟礁(Mischief Reef)、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和渚碧島(Subi Reef)不能產生領海、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並且是不能通過先佔等方式取得的島礁;美濟礁和仁愛礁為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一部分;中國非法妨礙了菲律賓對其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享有和行使生物和非生物資源的權利;中國非法妨礙了菲律賓在黃岩島的傳統漁業活動,阻止了菲漁民尋求生計;中國在包括黃岩島、仁愛礁在內的南海諸島違反了《公約》下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自2013年仲裁開始,中國非法地加劇並擴大了爭端。
中方「全輸」?
關注南海仲裁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的亞洲法律專家王江雨在其微博上寫道:"第一印象:1,中方全輸;2,裁定太平島不是島,表明這是一個實體上相當不公正的裁決,大陸和台灣有理由對此堅決反對;3,仲裁庭下如此狠手,損害其自身作為爭端解決機構的公正性。"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專家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也認為仲裁對中國是一次重大挫敗。他對德新社表示,現在中國要做出選擇,是遵守國際規則,顧及小國家的利益?還是繼續趾高氣揚的大國角色,只顧擴張本國的經濟和軍事勢力,不顧他國的考慮。
在周二海牙發布裁決前,約100名菲律賓民族主義人士在馬尼拉的中國使館外進行了抗議。示威者手舉"中國離開菲律賓海域"、"不要碰菲律賓"等標語。
據《大公報》報導,位於北京朝陽區的菲律賓駐華大使館,周二早上如常開放,大使館內以及正門的保安未有明顯加強,但大批公安及便衣人員在大使館所在的街道戒備,多輛公安車不斷圍繞大使館四周巡邏。當局在通往大使館的路口展示交通管制的告示,要求駕車人士繞行。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