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改革的希望
2013年11月2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多年來西方國家和伊朗之間就伊朗核爭端一直無法達成一致。魯哈尼接任艾哈邁迪內賈德擔任伊朗總統之後,國際社會圍繞伊朗核爭端的談判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現在談判雙方已經達成初步妥協。周日早間5+1國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德國)的外長和伊朗代表之間簽署了臨時協議。協議中規定,在未來6個月的時間內伊朗方面部分凍結其核計劃。與此同時國際社會也部分鬆動對伊朗的制裁。
美國總統歐巴馬就這項協議發表講話時稱,伊朗核項目實現了"重要的第一步",這份臨時性協議開始了使世界變得更加安全的"新道路"。
英國伯明翰大學伊朗問題專家盧卡斯(Scott Lucas)認為,到完全解決伊朗核爭端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解答。對於未來步驟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西方國家是否準備進一步鬆動對伊朗的各項制裁。但另一方面伊朗也必須顯示出消除外界對伊朗核計劃顧慮的意願,伊朗應該不加任何限制地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
科隆政治學者楊森(Siebo Janssen)表示,在解決伊朗核爭端問題上談判雙方取得初步進展,這首先要歸功於德黑蘭新政府。他說:"魯哈尼總統將解決伊朗核爭端作為他任期內最高的政治目標。今天談判雙方簽署的協議讓他離這個目標又近了一步。"
伊朗經濟危機
政治學者楊森分析認為伊朗方面突然急於解決核爭議是因為"經濟困難已經把這個國家逼入死角",他說,"溫和派認識到,在解決核衝突的問題上伊朗必須有所行動,這樣才能減少制裁帶來的壓力,才能緩解這個神權國家經濟癱瘓的問題。"
魯哈尼在總統選戰期間就曾表示,當選後將致力於改善伊朗民眾的生活,很多伊朗人因為伊朗經濟被孤立而生活滑向貧困邊緣。楊森說:"想實現這一目標當然需要資金的投入,所以就核爭端問題達成協議對伊朗政府來說十分重要。"
改革派搭乘順風車
同西方國家達成的妥協也可以看作是伊朗改革派政府在同保守強硬派之間展開的權力鬥爭中取得的勝利。伊朗問題專家盧卡斯說:"如果在日內瓦舉行的這一輪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無異於是對保守派的巨大支持,因為保守派此前就一再警告說,不要相信美國和它的西方小夥伴們。"
學者楊森也表示,談判取得的初步成果為改革派在伊朗政壇拓寬了活動空間。"魯哈尼之所以當選伊朗總統是因為選民渴望在經濟、社會和文化多個層面進行改革。"楊森說,魯哈尼在伊朗民眾間享有很高的信任度。但如果他不及時地實施改革計劃,情況也會向另一個方向發展。
哈梅內伊的意志
如果伊朗最高政治和宗教領袖哈梅內伊不點頭,伊朗政府無法真正開展改革。雖然哈梅內伊支持總統魯哈尼在解決核爭端問題上的路線,但是對於內政改革他已經多次表示出不可接受。
伊朗問題學者盧卡斯說:"哈梅內伊對魯哈尼政府的信任並不是沒有保留的,同西方國家在核爭端問題上達成協定這是一次考驗。現在哈梅內伊有可能進一步信任魯哈尼的政治改革路線,這也預示著,伊朗內政改革有可能變得更容易些。"
作者:Jashar Erfanian 編譯:洪沙
責編: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