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繼續向目標邁進
2013年5月2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最遲至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重新定義「特別提款權」。亦稱「紙黃金」的「特別提款權」現由美元、歐元、英鎊及日元等四種貨幣組成,被視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資產儲備,具有重要政治意義。對力圖讓人民幣也成為「特別提款權」貨幣的中國而言,所剩時間已經不多。5月24日一期的《南德意志報》刊登的一篇文章寫道:
「中國有意削弱美元的角色、要與其競爭。對此,中方並不隱諱。中國人正義無反顧地朝向這一目標前進。第一步:人民幣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貿易貨幣。全球的眾多商貿領域已經用人民幣元而非美元結算。第二步:人民幣正在被建構成一種投資貨幣。外國投資人可以對金融產品進行以人民幣計算的投資。
「所缺的只是走向外匯儲備貨幣的這一步。而一旦邁出這一步伐,人民幣便獲得與美元平起平坐的地位。這將改變全球政治經濟力量平衡關係,因為,一旦中國人因擁有一種外匯儲備貨幣而贏得強勢,則其他人的地位將自動隨之下降,美國更是首當其沖。」
《南德意志報》的文章指出,正是出於這一原因,人民幣預期升值壓力不斷加大,外資大量湧入,引發中方的憂慮:
「雖然渠道尚未開通,外國投資資本現在已經構成巨大壓力。……許多觀察家擔心,過度的償還能力有可能在中國金融領域引發震蕩,並導致整個經濟崩潰。為阻止發生這一現象,政府通過發行新國債從市場吸收此前自己大量注入的人民幣。這意味著,政府舉債,並支付利息,以穩定匯率。這當然不是一筆盈利生意。
「一些分析家認為,政府是試圖通過擴大匯率浮動範圍抑制外國資金流的湧入。畢竟,投資人不能不擔心,每天都可能有2%的損失。另一些分析家則相信,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早已成為歷史。不過,來自境外的大量資金在最好的情況下會有好的效果,那就是,它們流向需要的地方,即:實體經濟或股票市場。多月來,股市一直萎靡不振。」
下調經濟增長預估值
當天的《法蘭克福匯報》在經濟欄目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也讓讀者注意到,數天來,國際股票市場動蕩,原因之一是被視為世界經濟引擎的中國今年頭5個月景氣數值不如預期:
「來自中國的警報聲越來越尖銳。5月份,中國企業的經營活動將出現7個月以來的首次萎縮。匯豐銀行的初值估計報告導致全球股市上股指下跌。多數原料的價格也出現回落。……
「有關中國的增長和景氣前景的爭論本周四獲得新推動:政府宣佈不改變今年7.5%的增長目標。這可是23年來最弱的增長率。……北京正著手全面的結構性改革,以減少中國對外貿的依賴性。
「事實上,所有銀行在過去數天裡都下調了對中國今年增長的預估值。沒有跡象顯示,這一次(政府)還會採取多年來那樣的景氣刺激措施。」
摘編:凝煉
責編:雨涵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