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權觀察:中國在寧夏、甘肅大量關拆清真寺

2023年11月22日

「人權觀察」組織稱,中國當局在寧夏與甘肅兩個穆斯林聚居省區大規模關閉、拆毀和改造清真寺,遏制伊斯蘭教在中國生存空間。

https://p.dw.com/p/4ZItl
2023年5月,當局試圖拆除雲南玉溪納家營清真寺尖塔,與當地民眾發生衝突。
2023年5月,當局試圖拆除雲南玉溪納家營清真寺尖塔,與當地民眾發生衝突。圖片來源: Iceway12/Wikipedia

(德國之聲中文網)「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周二(11月21日)發布報導,稱中國政府藉由「並寺」政策,在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大量削減清真寺數量。

報導稱,中國當局正以各種方式限制伊斯蘭宗教活動,包括將部分清真寺停用、關閉、拆除或改建為非宗教用途。另外許多清真寺被當局除去圓頂、宣禮塔等伊斯蘭建築特色。

「中國政府借『合並』之名將許多清真寺關閉,侵犯宗教自由,」 人權觀察中國部代理主任王松蓮說,這是遏制伊斯蘭教在中國活動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拆多建少」

「清真寺合並」(簡稱 「並寺」)見於中共中央2018年4月發出的名為《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伊斯蘭教工作的意見》的文件,其內容包括以促進伊斯蘭教 「中國化」為目標的多面向國家戰略。該文件指示全國各地黨委和國家機關「加強伊斯蘭教活動場所新建、改擴建的規範管理」,並指出所謂 「管理」應以 「不得新建、設立活動場所」為原則,以達 「壓縮總量」的目的。對於清真寺,雖有例外,但應「堅持拆多建少」。

越來越艱難的中國穆斯林

人權觀察收集的中國官方文件顯示,中國政府已在穆斯林人口數僅次於新疆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推行清真寺 「合並」。

該組織引述專門研究回族穆斯林的兩位專家——英國普利茅斯大學講師漢娜・席克(Hannah Theaker)和曼徹斯特大學助理教授大衛・斯特勞普(David Stroup)在即將出版的研究報告中估計,寧夏境內的清真寺從2020年至今已有三分之一關閉。席克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2020年以來,寧夏已有約1300座清真寺被關閉或改作他用。

根據當地回族穆斯林上網發布的圖片,人權觀察以衛星影像為佐證,對有關政策在寧夏兩個村落的實施情況做了核實,併發布於報導中。

宗教「中國化」

中國上一次大規模關閉清真寺是在1950年代中共建政之後。據估計,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前,寧夏大多數清真寺已被當局夷平或合並。文革結束後,隨著對宗教管控放鬆,民眾逐漸重拾宗教生活,並建造了許多清真寺。但當局仍控制宗教人事任命、出版、財務和宗教院校的設立。

自2016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號召宗教 「中國化」以來,國家對宗教的控制更加緊縮。

中國的回族人口有1100多萬
中國的回族人口有1100多萬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Schiefelbein

據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統計,自2017年以來,中國當局在維吾爾族聚居的新疆損壞或摧毀了全區三分之二的清真寺。約有半數遭到徹底拆除。

在回族地區,此類行動也在逐漸推開。德國之聲曾報導,過去幾年間,除了寧夏甘肅雲南、河南乃至北京的清真寺都發生過圓頂和宣禮塔被當地政府拆除的情況,有的被用中國式屋頂取而代之。

著名回族詩人安然 (本名崔浩新) 2019年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摧毀穹頂實際上就是摧毀一種身份認同。」斯特勞普 (David Stroup)也曾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政府的「宗教中國化」運動似乎已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現象。

這一再引起當局與當地穆斯林民眾的衝突。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據網路流傳影片,今年5月27日在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納古回族自治鄉,當地穆斯林為了阻止清真寺阿拉伯式外觀遭強制拆除,與警方爆發衝突。 

「中國政府的『宗教中國化』政策不僅全然漠視中國所有穆斯林的宗教自由,也全然漠視全國所有宗教團體的宗教自由」, 人權觀察的王松蓮說。該組織呼籲關注宗教自由的各國政府,尤其是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應施壓中國政府停止『並寺』政策以及更廣泛的中國化運動」,並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論壇上提出這個問題。

 

(綜合報導)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