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受理二戰在日華工起訴
2014年3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二戰時期,部分中國人被強擄到日本當勞工。中國原勞工及親屬曾多次在中國及日本分別起訴企業,但全部不獲受理或敗訴。3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首次宣佈受理案件。
二戰時期,日本大量徵用男丁為軍人,令當地企業嚴重缺乏勞動力。為填補空缺,大量中國勞工被送到日本做苦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資料,當時共有38953名中國勞工被押送至35家日本企業。
今年2月26日,2名原勞工及35名勞工親屬合共37人申請起訴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及日本焦炭工業株式會社(舊稱"三井鉱山")。原訴人律師康健於18日表示另有3名親屬加入訴訟,令原訴人數目增加至40人。
日本房長官菅義偉曾就起訴申請在記者會上回應,指1972年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中已列明中國會放棄國家索償權,當中包括了個人索償權。周三,菅義偉再度重申對中國的道歉,但指中方要是堅持決定,將會影響兩國關係。
北京政府多次批評東京政府,指日本對自己二戰時期的作為從不認錯及從不反省;東京則批評北京利用歷史為籌碼,攻擊日本。
康健在周三表示收到了通知,指法院受理案件。"鐵證如山,法院沒理由判日本企業無需負上責任"她補充。訴訟要求有二:一為日本企業向每人賠償一百萬人民幣,二為在中國和日本報紙上登道歉聲明。
日本表示懊悔及憂慮
多年來,日本法院拒絕了無數中國勞工對企業的起訴。2007年,日本最高裁判所更裁定中國人無法向日本要求個人賠償。法院指在中國在1972年簽署《中日聯合聲明》時,已承諾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
菅義偉在周三亦再表明對中國勞役深感遺憾,但強調聲明中中國已放棄索償。"日本不能否認當年令強制勞工陷入困境,而對人們所造成的折磨及傷害,日本感到十分懊悔。" 菅義偉表示。但他認為北京法院的決定會為中日夥伴關係帶來不少問題。"中國的決定將會誘發同類訴訟,所以我們不得不擔心這對中日戰後和解以及中日經濟關係的影響。"
88歲的張世傑為原中國勞工,18日記者會當天,他與家屬到場。據官媒《環球時報》報導,兒子張楊代表父親發言,說父親對當年的事情一直記憶猶新。他亦在家裡跟子女們說:"可有救了,可有盼頭了。"
北京法院表示受理後,河北法院將會處理另一宗原勞工及親屬對兩家日本企業及日本政府的起訴。
來源:法新社 編譯:李幸璇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