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詩人廖亦武在柏林

2011年7月26日

7月初,中國詩人廖亦武逃亡到了柏林。他撰寫的有關中國社會底層民眾生活的書籍,在他的國家被禁止發表。他本人曾被關押過多年。本台記者Mathias Bölinger 在柏林採訪了這名中國詩人。

https://p.dw.com/p/123DD
中國詩人廖亦武

新書發表

夜晚的光亮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照進柏林西部郊外的一所別墅中,並折射出廖亦武光禿禿的腦袋。自從進了監獄後他就沒有再洗過頭髮。現在他的光頭反到成了一個明顯的形象標記。

廖亦武身穿一件黑色的中國襯衫坐在桌旁。自從他7月初來到德國後,這是第一次在一位女友的家中落腳。他的新書《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中文版書名《證詞》)的德文版剛剛出版。他說,這本書的發表是他逃亡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出版社曾經多次推遲發表日期,原因是,中國當局以關押他作為威脅。而他現在終於擺脫了中國當局的控制。

"這應該是我最重要的一本書。因為在這之前我是一個詩人。這本書記錄了我坐牢的一段經歷。坐牢我整個人就被改造了。從一個詩人變成了一個歷史的見證者,一個記憶的工作者。這本書後面的所有著作,從1989年我坐牢,坐牢之後的所有著作,包括你們看到的《坐台小姐和農民皇帝》都是以這本書作為源頭的。"

80年代時廖亦武還是一名前衛詩人。他說,他獲得過20多個國家頒發的詩歌大獎。說話時他爽朗地大笑起來。中國國家文化部門竟然向他頒發過獎狀,這個事讓他感到非常荒謬。廖亦武的作品如今在中國被禁。中國有關部門多年同廖亦武玩著貓捉老鼠的游戲。不是廖亦武的出國申請被拒,就是他被軟禁,再不就是人被警方關押起來。


1989年後走上異議人士道路

廖亦武走上異議人士的道路要追溯到1989年。在天安門大屠殺事件發生前夜,他曾寫過一首題為"大屠殺"的詩歌。就因為如此,他被勞改了4年。這段時間的經歷他在《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的書中作了描述。他講述了犯人之間滅絕人性的一些事情,講述了勞改期間接受審訊時遭受暴力的情景,以及監獄看管粗暴野蠻的行為。

廖亦武在德國出名是因為發表了《坐台小姐和農民皇帝》這本書。在書中,他描述了同中國社會下層民眾的接觸,描述了他在被關押期間以及獲釋後結識的一些人。當然那時他本人也已經成為了處在中國社會邊緣的人。

"我已經不是以一個作家的身份在採訪他。我是比我寫的這些人還要低的人。我離婚離了兩次,被搜查過很多次,還坐過監獄。這在一般老百姓看起來,某種程度上比他們還要低一點。所以他們覺得和我說沒什麼關係。"

不再寫詩歌

廖亦武現在已經不再寫什麼詩歌了。他成了中國社會下層民眾生活經歷的編年史作者。他用手中的筆,記錄下中國現代化時代中一些失敗者的生活。他所描述的中國是個充滿了野蠻和貧困的國家。他採訪的對像是人販子,妓女,盜墓人以及60年代各種政治運動的受迫害者。他說,到中國的西方人以及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看到的中國不過是表面現象。真正的中國就像他自己書中所描繪的那樣是個道德墮落的,骯髒不堪的國家。他補充說:

"這就是中國吸引我的地方。它有很多故事。雖然它是個最大的垃圾城,但是它有最多的故事。我到德國這邊來,看到什麼都比中國乾淨,地呀,天空呀。但是德國沒有中國那麼多的故事。雖然人在那邊,人在垃圾城裡面覺得不舒服,但是我的職業就是這個,就是找故事的這麼一個人。"

廖亦武說,今後幾個月他的日程已經被各種採訪和朗讀會排得滿滿的。德國之後他還將前往美國,澳洲和台灣訪問。對於這之後的日子怎麼安排這個問題,他說,他並不感到焦慮。在他的電腦中還儲存著另外三本書的素材。

作者:Mathias Bölinger 編譯:敏芬

責編:任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