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未來走向
2011年9月27日"滿懷信心的前景:這個國家變成穩定的民主國家。因為,中產階層在成長,越來越多的農民遷移到城市。每個中國人的年收入很快將超過6000美元。公民倡議和獨立組織的利益團體(所謂非政府組織)的數量增多,因為政府沒有它們就無法解決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中共有朝一日不可能再用集體領導掩蓋內部分歧,於是產生派別,最後成立政黨。
"黯淡的情景:窮人愈窮,富人愈富,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是改革的棄兒。中共無法控制腐敗,民眾更加憤怒。此外,政府無法解決不斷增長的失業問題。……環境問題更加嚴重,百萬人因乾旱和水災背井離鄉,到處尋找乾淨的飲水、乾淨的空氣和乾淨的食物。中共領導人(所謂第6代幹部)無能為力。發生混亂,動蕩震撼這個國家,各省分裂,難民潮在亞洲各地流動。
"中立的前景:一切都一如既往。中國繼續被精英領導,他們能夠對新局面快速反應,必要時動用槍桿子。在中共之外,別無其它選擇。中產階層對分享權力不感興趣,而是想要維持現狀,只要他們還有機會送孩子進好學校、每年度一次假、給自己添置一套房子。這個階層繼續與統治階層聯盟,以阻擋貧窮的大多數民眾要求並希望分享更大的富裕蛋糕。……"
文章接著寫道:"回到現實:中共以'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名義在走一條危險的道路:他們壓制重要的討論和民眾對本國未來的理解。在民族衝突上,他們將其實是自己製造的問題歸咎於外國。
"例如西藏和新疆,中共領導人不允許居民公開討論自己的困難、尋找認同及其在中國社會的生活。在這種氣氛中,日常問題變得非常政治化。人們不能批評中共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辦學政策,誰要是張嘴說話,就會被當作是分裂分子甚或恐怖分子丟進大牢。中國政治家為新的而且可能會更加劇烈的動蕩播種。"
歷史的陰影
文章認為,如何對待過去是"困擾中國的另一個弱點"。"從50年代起,數百萬人在中國成為各種意識形態鬥爭和喪心病狂項目的犧牲品。對之負有責認的黨至今還掌握這個國家命運。鄧小平在毛1976年死後宣佈,毛的行為只有30%錯了,其餘都是好的。誰若懷疑這個評價、對當時發生的事情大聲談論、太深刻地探討原因、太執拗地追問責任,就是在質疑中共的權力,最壞的情況下會危害自己的自由。
"然而,一個社會如果完全淡化歷史的黑暗篇章,能夠走向未來嗎?我想不可能,有朝一日它會被昔日的幽靈追上的。我們在內觀之後,應該觀察中國在世界上如何作為,對外起什麼作用,溫和還是好鬥?它想達到什麼?阻礙什麼?明確的是:中國自2009年以來越來越表現出自信,有時讓遠近的鄰居害怕。"
編譯:林泉
責編:邱璧輝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