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肌肉Vs鄰國怒潮

2014年5月15日

北京以越來越強硬的方式宣示對南中國海的主權要求。越南近日發生暴力反華。事情是否只牽涉資源,抑或相關國家另有所求?

https://p.dw.com/p/1C0Vz
Anti-China-Protesteste in Vietnam 15. Mai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連日來,在越南發生的暴力騷亂事件為多年來所罕見:萬人衝擊被認為是中資的企業,打砸搶燒,有消息稱,已有多人死傷,並導致大量華人倉惶逃離。柬埔寨警方一名發言人周四(5月15日)對路透社表示,昨天,至少有600華人經巴域(Bavet)國際口岸從越南進入柬埔寨。越南中部河靜省一家醫院的醫生稱,當地騷亂中至少有16人名華人死亡。

在越南這個一黨制威權國家,警察機器一般都極力壓制示威人群,但這一次,示威者們的憤怒完全符合官方路線。其矛頭所向就是中國。這個超強鄰國以越來越富於進攻性的方式昭示對南中國海的主權要求。

Anti-China-Protesteste in Vietnam 14. Mai
越南平陽省的一間被認為是華人的工廠遭焚燒(2014.5.14)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抗議浪潮的直接起因是中國本月初在越南中部沿海海域建造一個巨大的石油鑽井平台。鑽井平台所建地位於兩國均稱對之擁有主權的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越南稱為「黃沙群島」,中方稱為「西沙群島」)附近。

鄰裡關係鬧僵

北京同馬尼拉也一直存有主權爭議。菲律賓海上警衛隊新近剛在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 Islands,中國稱「南沙群島」)扣押了捕獲500只海龜的中國漁船。

南中國海是重要的漁業區,並被認為蘊藏有豐富原料。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的越南經濟學專家黃黎庶(Huong Le Thu)指出,相關事件威脅到地區和平與穩定,而「雙方媒體和社交網站還火上澆油」。她指出,1979年,中越之間已發生過一次短期邊境戰爭。如果衝突升級,越南和菲律賓損失的會更多,在經濟上,這兩個國家都依賴中國。中國是越南最大貿易夥伴,越南主要是進口。這位越南經濟學家表示,如果中國大幅減少出口,將給越南經濟帶來劇創。

對菲律賓而言,中國是繼日本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貿易夥伴。菲律賓政治學家卡奇普爾(Ramon Casiple)指出,北京在「維護」其主權要求時咄咄逼人的做法不僅於事無補,而且還起著反作用,但鑑於雙邊關係既廣且深,雙方尚能渡過一次風暴。

Anti-China-Proteste im Industriegebiet in der Provinz Binh Duong, Vietnam
越南平陽省反華騷亂一幕(2014.5.14)圖片來源: privat

不過,北京當局態度強硬。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新近強調,在領土完整和主權問題上,中國永遠不會妥協、退讓或進行交易。中國外交部一名發言人日前在新聞會上就新近發生的反華暴力事件時表示態度時,警告越南方面「不要試圖將局勢進一步複雜化和擴大化」。

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新近再度表現出強硬態度?菲律賓專家卡奇普爾認為,這同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的亞洲之行有關。在此次亞洲之行中,歐巴馬先後訪問日韓馬菲四國,所到之處均強調美國對相關國家的密切關係,強調美國對這些國家承擔的協同防衛責任和義務。在菲律賓訪問期間,美菲簽署了新的共同防衛協議。2011年,歐巴馬首次宣佈將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存在。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英文版指控美國為菲越兩國反華撐腰打氣。該報寫道,美國國務卿克裡關於中國建造鑽井平台之舉是一種挑釁行為的說法「讓河內和馬尼拉受到了鼓舞」。

Philippinen durchbrechen Chinas Blockaden Spratly Islands
菲中雙方均稱對之擁有主權,位於南中國海上的一座島礁(中方稱「赤瓜礁」,菲方稱「馬比尼礁」)。圖片來源: Reuters/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

至於越南當局何以不阻止此次反華潮,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的越南政治學家黃黎庶這樣解釋:「政府憂慮局勢不穩。存在著內鬥,削弱了現政權的合法性。而一種外來威脅則有助於轉移國內不滿情緒的發洩對象。」周四一期的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在一篇短評中也指出,中國在主權爭議海域建造鑽井平台是有挑釁之嫌,但這不能成為暴力襲擊無辜的第三方在越南境內工廠的理由,「就像常見的類似情形一樣,人們不能不懷疑,河內政府是否有意將民眾的憤怒引向一個外部敵人,從而不使它有朝一日沖政府而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ISIS)專家貝特曼(Sam Bateman)認為,一方咄咄逼人,另一方憤怒示威,毫無意義。他寫道:這樣下去,只會是一損俱損,而「如果各方都接受這樣一種看法,即:有必要進行合作和共同管理海洋及其資源,大家本來都可以是贏者。」

來源:德新社/路透社 編譯:凝煉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