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練指導菲律賓選手擊敗自家人奪首金:「心情複雜」
2021年7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菲律賓奧運選手迪亞茲(Hidilyn Diaz)27日在舉重55公斤級決賽中,戰勝中國選手丶世界紀錄保持者廖秋雲,奪得菲律賓歷史上首枚奧運會金牌,將獲得千萬披索的獎金及房產。
迪亞茲的舉重教練是來自中國的高凱文,他向德國之聲透露,迪亞茲打敗中國選手獲勝時,他坐在角落低頭滑著手機,不敢有太多表情,心情非常複雜,直至頒獎典禮後他才趨前擁抱迪亞茲。
今年64歲丶來自北京的高凱文表示,作為中國教練,帶領菲律賓選手戰勝中國人,情緒很複雜,並對德國之聲說:「看到自己訓練的運動員獲勝,肯定高興,但也非常矛盾,在為迪亞茲感到驕傲的同時,也為中國感到惋惜。」他擔心,會刺激到中國,就一直躲起來沒有出面,他也相信大家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中國隊不滿未洩情資
然而,菲律賓媒體引述迪亞茲稱,中國隊對於高凱文沒有在比賽前,私下提醒他們有關迪亞茲的訊息而感到不滿。迪亞茲29日對《菲律賓星報》表示:「中國隊對我的教練有點生氣,因為他沒有對他們透露有關我的力氣的情資。」
她說:「教練當然沒有與中國隊分享......我想『他為什麼要分享? 他在這裡是在協助我,使我更強壯。』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感覺,與政治,或海上的國際議題牽連著。」並強調,雖然沒有戰爭,但她能代表菲律賓,並且擊敗中國。迪亞茲所指的是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
高凱文對德國之聲表示,他希望中國看到其他國家獲勝能有接受的胸懷,並說,一個運動項目要發展的好,就必須要有競爭。他說:「一個國家好有什麼用?如果是這樣都自己玩了,別人都不跟你玩了,若都是你冠軍,那還練什麼呢?要有競爭才有意義。」
事實上,教練受聘為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選手訓練很常見,像是來自中國遼寧的教練張嘉民曾擔任泰國教練,後來赴台灣指導中華隊選手陳葦綾在2008年北京奧運中獲得銅牌。另外,中國教練郎平也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中率領美國排球隊,擊敗中國女排,當時隨即惹來中國網民狠批「祖國叛徒」。
今年64歲的高凱文曾帶領迪亞茲在2019年的雅加達亞運會拿下金牌,之後受菲律賓政府邀請,正式簽約成為迪亞茲的奧運舉重教練。此前,高凱文曾是中國八一體工大隊教練,也曾執導過多名中國奧運選手奪金,包括2012年奧運金牌得主周璐璐。
曾赴台灣丶馬來西亞訓練
迪亞茲為菲律賓奪得首枚奧運金牌,在當地受到極大關注,但高凱文向德國之聲透露,東金奧運前,迪亞茲就十分被看好奪金,因此常接受採訪,而無法專注且有系統的訓練。因此,2019年在朋友的安排下,與迪亞茲兩人赴台灣高雄的鼓山高中訓練。
台灣鼓山高中的學生向媒體表示,當時得知迪亞茲要到學校受訓時,大家都覺得重量級人物應該都高高在上丶不易相處。沒想到迪亞茲到校,待人親切有禮,很快就和師生們打成一片。高凱文表示,當時元本預計在台灣訓練一段時間,後來因為簽證及居留問題就改成到馬來西亞。
2020年初,高凱文帶著迪亞茲前往馬來西亞專心為奧運備賽,原本計畫訓練兩三個月,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困在馬來西亞。高凱文帶著迪亞茲和她的男友兼體能教練,從吉隆坡一路輾轉,最終在朋友的協助下在馬六甲得以安頓。
高凱文說:「我把後院改造成健身房,成為臨時訓練場。那段期間真的很辛苦,買菜煮飯都得自己來,加上經費不多,省吃儉用。」並說,這次能成功奪金,一切都值得了。
出身貧窮丶毅力驚人
其實迪亞茲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她長期遇到資金困難的問題,多年來呼籲私營公司支持她的培訓。更令人震驚的是,杜特蒂政府2019年指控她參與抹黑政府的陰謀。使得當時正為東奧訓練的她,非常擔心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作為貼身教練的高凱文,近距離觀察迪亞茲長達兩年的時間,高凱文向德國之聲說,「毅力」是迪亞茲成功的關鍵。
今年30歲的迪亞茲出生於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的三寶顏的小村莊,他的父親是名三輪車夫,家境並不寬裕,高凱文曾去過迪亞茲的家,他說:「那根本就不是樓房,一家人擠在一個房間」。
迪亞茲除了是舉重選手,也任職於空軍部隊。迪亞茲比賽時,老家聚集了20多名親戚觀賽。迪亞茲的母親說,女兒獲勝那刻,家中人人雀躍歡呼,甚至喜極而泣。
高凱文說:「迪亞茲有信念,堅強且堅持訓練,或許是因為出身貧窮而注定有積極吃苦的精神,訓練不管怎麼辛苦,她都能做到。」高凱文指出,「通常運動員25歲就不幹了,他還能一直堅強。」
這次成功為菲律賓奪下奧運首枚金牌,終結菲律賓參加奧運近百年的「零金牌」迪亞茲可獲得65萬美元的獎金,兩套房產,菲律賓亞航也允諾給予迪亞茲終身免費飛行。菲媒指出,迪亞茲不僅展現女性在全球體育舞台上的成就,更成功地向菲律賓介紹了這項許多菲律賓人從未接觸過的運動項目。
高凱文透露,金牌的獎金他不會拿到,但他也不在乎。並解釋,奪首枚金牌對菲律賓的意義非常重大,對提高其民族自尊心很有幫助,過去菲律賓缺乏拼博的精神及國家對體育的投入,如今迪亞茲做到了,「若能促使整個菲律賓強大起來,這會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