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非洲貸款七年來首次增長
2024年9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近年來,對非洲國家來說,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官方債務人。根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對非洲國家的貸款達到了七年以來新高,其中安哥拉、衣索比亞、埃及、奈及利亞和肯亞位居前列。
然而,數據顯示,相比2016年貸款額有所下降,2016年的貸款總額約近300億美元(約270億歐元)。近幾年的貸款越來越多地流向當地銀行,研究人員指出,這有助於中國投資者避免受到非洲國家債務危機的影響。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經濟放緩使得北京越來越不願意大規模放貸。
在這項最新獨立研究發布之際,中非合作論壇(FOCAC)正在北京舉行,該論壇每三年舉行一次。中非合作論壇自2006年以來一直是提供貸款的主要渠道,其中一些貸款讓部分非洲國家深陷債務泥潭。
調整貸款計劃
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艾歷克斯‧維恩斯(Alex Vines)指出,中國貸款的重點已轉向更具有針對性的貸款和外國直接投資。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經濟困境使中國在投資方面比以往更有規避風險的意識。我們還看到在非洲投資的企業從國有企業轉向了民營企業。」
中國的貸款規模縮水,而且主要集中在信用評級較高的國家,如塞內加爾和科特迪瓦。維恩斯還提到,加納從中國過度借貸,不得不通過國際債務減免來應對債務償付危機 。
2022年底,查塔姆研究所發布的一份關於中國在非洲債務風險的報告稱,來自中國的貸款佔非洲總債務的12%。從2000年到2020年,該債務增加了五倍多,達到了6960億美元。
中國是非洲多國的主要債權國,但近年來其貸款額有所下降,並且預計將保持在較低水準。維恩斯表示,「儘管政治和經濟局勢緊張,但中國與西方在應對債務壓力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所以有必要與非洲國家和機構合作來解決這一挑戰。」
中國加強「一帶一路」倡議
由習近平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貸款,而非洲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 據北京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3年間,中國在非洲簽署了價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合同。
不過,有批評者指責「一帶一路」倡議讓非洲國家背負沉重債務,並資助破壞環境的項目。
據肯亞当地媒體報導,肯亞政府已從中國獲得3.1億美元貸款,用於完成15個陷入停滯的道路建設項目。據悉,肯亞接受中國的貸款已超過80億美元。
去年,肯亞总統威廉‧魯托(William Ruto)要求中國提供10億美元的貸款並重組現有債務,以完成停滯的「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其中包括連接首都奈洛比與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的標準軌距鐵路(SGR)項目,又稱「蒙內鐵路」。
「蒙內鐵路」原計劃於2017年開通,開通後兩地之間的客運時間將從原來的10個小時縮短到4個小時。然而,該項目現已淪落為當地政府的一個昂貴無用、華而不實的「白象工程」,因為計劃將鐵路延伸至鄰國烏干達的第二階段工程尚未實現,更為致命的是這兩個國家都難以償還「一帶一路」的債務。
政治動蕩與貸款
近期發生在肯亞的反政府抗議活動,一部分原因是與當地政府試圖償還國際債權人(包括中國)的貸款有關。
今年6月,肯亞政府提出了一項財政法案,明確將以增稅的方式籌集約27億美元,用來償還高額的主權債務的利息,隨即引發了持續數周的致命騷亂。之後,總統魯托不得不撤回法案稅並改組了內閣。然而這並未平息眾怒,肯亞示威者繼續指責政府治理不善、腐敗猖獗以及暴力鎮壓抗議者。
「如果不減免債務,肯亞当前的借貸水準是不可持續的」, 肯亞的金融專家阿裡-汗‧薩奇(Aly-Khan Satchu)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政府需要「在只執行具有經濟可行性的項目上果斷行動,並削減自身開支。然而大量經驗表明,這並非政府能夠輕易做到的事。」
儘管如此,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幫助下,肯亞一直在盡職地償還對中國債務。
來自中國的「禮物」
專家認為,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期間,北京會繼續加深中非關係,以推進其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目標。
多年來,中國向一些非洲國家贈送了「禮物」,如布隆迪的國家宮殿和衣索比亞的非洲聯盟總部。
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的維恩斯認為,在主辦與非洲領導人論壇方面,歐盟、美國和日本確實存在與中國競爭的意識。他提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促使了歐盟推出『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和美國政府的『全球基建和投資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後者投資了洛比托走廊 。」
此外,日本和印度聯合建立了「亞非增長走廊」(Asia-Africa Growth Corridor),但效果尚不明確。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