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毒水向東流-害人的典型中國慢鏡頭啊
2005年11月24日鏡頭倒溯:毒城
事情彷彿是從哈爾濱開始的。本周一,中國哈爾濱市忽然全城停水。在一片恐慌和猜測中,當局一開始說是謠言,並說是在檢修全市水管系統。後來發生了「轉折」,公佈:是由於受到嚴重污染的松花江水的威脅而停水。周二,哈爾濱市正式宣佈,停水至少4天。
人們這才得知:事情早在7、8天前就已經發生,在松花江上游河段那距離哈爾濱300多公里的吉林省吉林市。電影鏡頭推到了昨天,前天,更遠。
今天(11月24日),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在新聞發布會上宣佈,這「屬於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吉化公司雙苯廠負主要責任」。
11月13日,據說由於操作失誤,吉林市吉化公司雙苯廠發生了一連串爆炸,死亡5人。周圍半徑2.5公里內,1萬多人得到安全疏散。比漫天毒霧更嚴重的是,據張力軍副局長說:污水經吉化公司的東10號線進入松花江。據專家測算,流入松花江的苯類毒物約為100噸。超標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當時,江水裡苯這種劇毒致癌物質含量超標達108倍。
鏡頭停留:旱城
全城停水,給哈爾濱這個有380萬人口的北國都市帶來一片恐慌。德國之聲德文網報導:成千上萬的人乘坐飛機、火車逃離這個城市。旅行社說,兩天內的火車票一概售完。市裡的15個醫院做好了治病救人的準備。
水沒了,各家各戶所有能裝水的東西都用上了,從水桶到熱水瓶,一個居民對記者說:「這種事我們還從來沒有經歷過。誰知道什麼時候來水呢。」記者走進一些居民家庭,見到礦泉水瓶子一直堆到房門口,商店裡的礦泉水、軟飲料供不應求。
從附近城市開來的裝滿水的卡車在城裡排大隊。城裡一些地方開始挖井。市政府向居民保證:取暖用水一定保證。在這個中國最寒冷的大城市,如果暖氣也沒了,那可真是無法想像的事。
今天(周四)凌晨,長達80公里的污染水段揚長進入哈爾濱。當局說,這個污水段將在40個小時後離開哈城。但是,至少停水4天的計劃不變。也許還會延長。污水過去後,還要全面消毒。當局在尋找大量的活性炭,需求量為1400噸,但目前還只找到一半,700噸。
鏡頭及遠:惶城
這個污染事故成了國際事件了。中國外交部通報了俄羅斯,並向俄羅斯保證,將嚴密觀察水質變化,通報每一個動靜。
污水的下一個目標是距離哈爾濱700公里的俄羅斯大城市沙巴羅夫斯克(有80萬人口)。俄羅斯當局認為,污染水段將於本周末由松花江送入黑龍江,12月1日抵達這個城市。而中國方面稱,至少在二、三周後才會到那裡。中國方面還稱,等污水抵達俄羅斯,這水實際上將已經失去對人的威脅,經過一路的稀釋、泥土吸附等。
可是這個俄羅斯城市已經陷入惶恐狀態。居民們象中國哈爾濱的居民一樣,開始大量囤積備水。在市裡的許多商店,礦泉水的價格已直線上升。生產供應礦泉水的工廠訂單早已滿了,不再接受新的訂單。
該市市政府也採取了措施。市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說,市裡已儲備了5萬立升的水。在「危機期間」,將有60輛運水車專給醫院、學校和孤兒院送水。俄羅斯網路報「RUFO」說,雖然還沒有達到象哈爾濱那樣的恐慌,但「在俄羅斯,人們同樣可以理解地處於高度神經緊張。」該媒體還介紹道:「苯是一種難以溶解於水的毒質,損害血液,導致癌症。吸入相當的量,會造成暈眩,抽筋,昏迷,心律干擾,甚至死亡。」
全過程-慢鏡頭
順序整理如下:事故於11月13日發生在吉林市;官方說,吉林省是11月18日向黑龍江省通報的;哈爾濱本周一(11月21日)開始,周二正式停水;俄新社轉述俄羅斯外交部通報,中國是本周二(11月22日)向俄羅斯通報松花江污染情況的;今天(11月24日),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對新聞界說:「今天上午,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謝振華會見了俄羅斯駐中國的大使,將這次污染事故的全部情況詳細地向俄方做了通報。」
總的感覺:整個過程是用慢鏡頭拍攝的,許多地方嚴重脫節。事發5天後吉林才向黑龍江通報;哈爾濱市在接到通報3天後才忽然在不向民眾作任何通報與解釋的情況下採取行動,一開始還「辟謠」,甚至編造一個說法(「檢修水管系統」);整個事件發生10天後民眾才得知真相;整個事件發生10天後才向將受到涉及的俄羅斯通報。等到吉林的民眾知道這件事,那劇毒的毒流早已過去了。
在中國,許多災難是用特別慢的慢鏡頭放出的。等到民眾、媒體知道,那個開端已經是許多天,甚至幾個月前的事了。尤其是「軟性災難」:從80年代末的上海甲肝,到前年的非典(薩斯),到幾個月來的禽流感,直到現在的吉林-哈爾濱毒流。也許,中國當局擔心在民眾中造成恐慌。也許,擔心要承擔的責任太大,不知道該由誰來承擔。可是,用這個慢辦法來壓恐慌,壓責任,已經被非典證明是行不通的。非典以後,中國說是要吸取教訓。這次吉林-哈爾濱事件卻又表明,這種「慢鏡頭」方法可以說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了。即使上面要改,下面一時也改不過來。再慢一點,也許危害更大,後果更嚴重呢?松花江那一段已經從吉林市往下流了好幾天了,是否已經悄悄地到處採取過措施了呢?誰能保證這幾天裡沒有造就沿途眾多的癌症潛伏病人呢?誰敢說這種「慢鏡頭」不是害人的呢?是頂戴花翎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德廣聯記者阿爾登拉特女士從北京發來的報導最後是這樣說的:「幾天後,中國將沒有人再談論這個化學事故。直到下一場災難發生。」(平心)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