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周港媒:貪官毒於奶粉

2008年9月21日

本周,香港媒體集中的焦點主要是中國大陸發生的毒奶粉事件,其中絕大多數評論是針對由此事而凸現的中國體制問題。

https://p.dw.com/p/FMAr
不是道歉就能解決問題的圖片來源: AP

香港《東方日報》發表評論,題為《透官商勾結:廠家一句話驚醒夢中人》。評論寫道:"毒奶粉事件的火愈燒愈大,爆出的黑幕也愈來愈多。……而更令人震驚的還是某生產廠家的一句話。據內地媒體披露,今次抽檢後,某生產廠家表示,這次檢查是國務院統一佈局,沒和企業協商,他們無法獲知質檢總局如何取樣、如何檢測。這家企業說,「這次太狠了,有些措手不及。」廠家一句話,驚醒夢中人。這家生產企業一語道破了內地質檢部門的玄機。到此時,人們才明白,原來以往檢查的時候,質檢部門都是和廠家提前打招呼、提前協商的。就是說,質檢部門都是提前告知廠家,「我要去檢查了,請做好準備。」試問,這樣的檢查能夠檢查出問題嗎?"

評論接著寫道:"質檢部門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本應和企業完全劃清界限,客觀公正地對所有產品進行檢查,更不應和企業有任何利益來往,但近年來發生的多起食品安全品質事件中,無不存在質檢部門的失職行為,今次更是爆出質檢部門和生產廠家「協作配合」的內幕,怎能讓人對市場上的商品品質放心。質檢部門不是站在公眾的立場上,公正的履行職責,而是和商家密切配合,屁股坐錯了位置,是當下各職能部門的一個縮影。如今,人們早已習慣了建設部替地產開發商說話、國資委替壟斷國企辯護、育部為育高收費開脫、生部為醫改失敗狡辯,這些情景都顯示,一些既得利益者已經綁架了政府,也順便綁架了中國。中國要繼續前行,必須割斷政府部門和既得利益者的勾結。"

香港《蘋果日報》則發表評論,題為《誰是毒奶粉中的孟學農?》。評論寫道:"山西省長孟學農為襄汾尾礦庫潰壩造成逾250人死亡而黯然下台,令人記起他五年前因隱瞞沙士疫情而辭去北京市長,令人記起胡錦濤、溫家寶在主政之初藉抗擊沙士一役而力推官員問責制,令人更關注在危害全國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中,那些高官應該被摘下烏紗帽?"

評論接著寫道:"當質檢總局聲稱將檢測全國的配方奶粉時,人們要問,他們在6月份接到有關三鹿奶粉的投訴時,為什麼不作為?當衞生部要三鹿集團負主要責任時,人們要問,衞衞生部盡了自己的責任嗎?當河北省高官聲稱絕不袒護事件時,人們要問,他們只是事不關己的裁判嗎?更值得關注的是,紐西蘭總理克拉克表示,她在9月8日已向中國政府高層通報毒奶粉事件。但是,直到9月11日,內地傳媒大規模報導事件時,中央尚未下令調查。人們要問:中國那位高層接到了通報?誰又將事件多隱瞞了幾天?"

香港《太陽報》發表題為《治亂須用重典,治官更為關鍵》的評論。評論寫道:"北京殘奧會尚未結束,當局就面臨一片亂攤子。……接踵而至的特大事故,使中國呈現出一片亂象,也使當局從奧運成功的夢幻中忽然驚醒。特別是山西襄汾潰壩和河北三鹿毒奶粉兩大事件,不僅震撼了中國社會,而且造成惡劣的國際影響。……顯然,如果當局對這些事件處理不當,對真相不加以徹查,對責任人不嚴加處置,像以往那樣雷聲大雨點小,拉幾個替罪羊了事,不僅對眾多受害者無法交代,更難以對全國民眾交代,當局因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而積攢的正面形象也將毀於一旦。對當局來說,一次毒奶粉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是幾個奧運會也難以彌補的。"

評論接著寫道:"當局如果沒有處理好今次毒奶粉事件,必將養虎遺患,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使那些作桉者更加肆無忌憚,更加蔑視當局權威。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有人把當局當成一回事,類似特大事故必將層出不窮,頻繁衝擊中共的執政根基。要從根本上治理當下的各種亂象,最重要的是治理好各級官員。從這幾起事故來看,不能說高層對這些問題不重視,但由於有關官員嚴重失職,一些官員甚至與不法分子暗中勾結,收受巨額賄賂。為了個人利益、部門利益和地方利益,縱容、包庇不法企業主,為違法行為保駕護航,使當局的各種規定形同虛設,種下亂象叢生的惡果。如果各級官員都能嚴格執法,這些事故必定能夠大大減少。"